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49篇 |
免费 | 24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972篇 |
综合类 | 1288篇 |
水路运输 | 535篇 |
铁路运输 | 577篇 |
综合运输 | 2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150篇 |
2022年 | 172篇 |
2021年 | 195篇 |
2020年 | 132篇 |
2019年 | 117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58篇 |
2015年 | 117篇 |
2014年 | 221篇 |
2013年 | 208篇 |
2012年 | 185篇 |
2011年 | 231篇 |
2010年 | 243篇 |
2009年 | 310篇 |
2008年 | 309篇 |
2007年 | 246篇 |
2006年 | 216篇 |
2005年 | 194篇 |
2004年 | 162篇 |
2003年 | 215篇 |
2002年 | 201篇 |
2001年 | 178篇 |
2000年 | 98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 毫秒
141.
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能是影响橡胶粉改性沥青性质的重要因素,也是研究人员长期试图解决的问题。通过采用离析试验、荧光显微分析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来评价废胶粉改性沥青的相容性,并且探讨离析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废胶粉改性沥青的离析程度会受储存时间、温度等贮存条件的影响,但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基质沥青的自然特性与改性剂的性质、剂量。 相似文献
142.
143.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控制系统设计机理及典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君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1):19-22
本文以LB3000型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总结了控制系统设计中所涉及到的计量精度控制方法、硬件设计方法、软件编制方法。该设计方法可靠、切合实际。其中计量精度控制方法、硬件设计方法和软件编制方法来自于工程实际,有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4.
145.
用点安全系数分析滑坡的空间滑动机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定量描述滑坡的空间滑动机理,建立了滑坡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滑带单元的三维应力状态和滑动方向.定义单元点安全系数为滑带抗剪强度与滑带上与滑动方向平行的剪应力之比,分析点安全系数在滑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可评价滑坡的空间滑动机理.研究表明,点安全系数在滑带上呈连续分布,分布规律与宏观地质判断确定的滑坡滑动机理一致,可以用点安全系数作为滑坡空间滑动机理的量化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6.
147.
陈世宁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60-62,65
耐久性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发生机理与影响因素,探讨了提高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8.
虽然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在支座处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处施加了预应力,但仍然存在桥面板拉应力过大导致混凝土开裂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以山东省广饶县小清河特大桥2 号主桥为例,在对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的设计难点及其相关技术措施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基于部分组合技术及桥面板混凝土分步浇筑技术,对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的支座处负弯矩区的受力性能进行优化设计。基于Midas Civil 有限元模型,重点对该组合梁桥负弯矩区的抗裂性、支点反力及全桥刚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时使用部分组合技术和桥面板混凝土分步浇筑技术,桥梁营运期内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始终受压;仅采用部分组合技术或桥面板混凝土分步浇筑技术,桥梁营运期内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受到拉应力作用,且拉应力较大。由此可知,综合使用部分组合技术和桥面板混凝土分步浇筑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的拉应力,防止混凝土桥面板开裂,改善桥梁耐久性。 相似文献
149.
为研究钢桥面板疲劳开裂部位栓接角钢的加固方法,采用足尺模型试验对纵肋与横隔板焊接细节疲劳裂纹的加固效果进行研究,采用ANSYS建立了含有疲劳裂纹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对比研究疲劳裂纹不同长度条件下的加固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纵肋与横隔板焊接细节的疲劳裂纹起裂于焊趾并沿纵肋腹板扩展,采用栓接角钢加固后可以使开裂部位关键测点的主拉应力和裂尖各测点的应变分别降低56%和80%,能够有效抑制疲劳裂纹的扩展;栓接角钢加固后裂尖的应力强度因子幅值最少降低80%,裂纹扩展速率显著降低;对贯穿纵肋腹板前不同长度的疲劳裂纹进行加固,裂尖应力强度因子幅值均降低60%~90%,但随着疲劳裂纹长度的增加,栓接角钢的加固方法对裂纹扩展的抑制效果不断降低,加固时机的合理选取是影响加固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0.
为探究降雨入渗下裂土边坡水分运移时空特征与失稳机理, 自主研制了足尺模型试验系统和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深部柔性位移系统, 对边坡渐进破坏进行了全过程、多物理量联合监测, 揭示了降雨入渗作用下裂土边坡的渐进变形和破坏演化模式; 基于裂土边坡的渐进破坏模式, 提出了土体饱和比概念, 将裂隙深度范围滑体分为饱和层和非饱和层; 以土体饱和度变化描述了含随机分布裂隙的边坡水分运移规律, 并结合刚体极限平衡法探讨了由裂隙控制的边坡失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未形成裂隙的边坡, 连续降小雨时浅层变形受表层基质吸力控制; 裂隙形成后, 雨水沿裂隙快速入渗形成暂态饱和区, 导致基质吸力降幅达82.50%~87.14%, 而由其贡献的抗剪强度迅速损失, 从而形成初期溜滑、片蚀等浅层变形, 降雨停止后坡体仍处于蠕变过程, 坡脚与坡顶位移增幅分别为23.40%和19.39%;蒸发后裂隙规模发展增大了雨水对渗流场的影响范围和边坡破坏规模; 土体经历胀缩、蠕变而变得松散, 裂缝区深部土体体积含水率较初始状态的增幅为205.7%;同一降雨条件下, 初始裂隙深度愈深, 稳定系数愈低, 破坏愈快; 对具有同一裂隙深度的边坡, 其稳定系数随土体饱和比的增加逐渐降低, 土体饱和比增长愈快, 表征边坡内部出现大面积连通型饱和区, 这是裂土边坡出现整体失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