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95篇
综合类   245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141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CRTSⅡ型轨道板2×42预制生产线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混凝土平板预制构件长线台座法生产经验,生产线最佳长度为120 m,结合CRTSⅡ型轨道板特点提出了42块CRTSⅡ型轨道板生产线设计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受力计算,开展了张拉台座设计;对42块轨道板生产线张拉和放张时模板位移、回弹、预应力和摩阻力损失、张拉梁中间挠度等进行了探讨;研究了2×42一场两线布置的轨道板场生产组织.  相似文献   
12.
CRTS Ⅰ型轨道板张拉与水养顺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CRTS Ⅰ型轨道板生产中张拉与水养顺序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指出采用先张拉、后水养生产顺序需要脱模强度达到48 MPa,张拉、封锚时间较长容易导致混凝土收缩开裂;通过试验证明,先张拉、后水养容易使预应力钢棒与护套产生相对滑动,水更容易渗入,引起钢棒锈蚀.采用先水养、后张拉顺序,混凝土质量容易保证,水难以渗入,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32m单跨简支梁的徐变上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多片单跨简支梁从梁场预制至架梁后变形上拱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梁体弹性变形、终张拉后60 d以及架梁前后的徐变变形特征,探讨了目前施工过程中徐变控制标准的合理性,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延安火车站无站台柱钢结构雨棚设计采用拱形张弦梁主体结构,介绍了工厂分段制作,拉索敷设、张拉、内力和变形检测,吊装、就位和上弦管内灌浆过程中采取的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确保张弦梁变形和内力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节省了工期,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丹阳北二环大桥斜拉索施工中,总结多座跨径小于150m的斜拉桥斜拉索施工技术,针对此前大型斜拉索施工技术进行了优化改进,特别是斜拉索的展索、挂索及张拉技术。  相似文献   
16.
京珠高速公路高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几个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京珠高速公路粤北J标段高边坡的防护工程中,对锚索加固采用跟管钻进、劈裂注浆、花管防护、临时张拉防护等工艺以及边坡坍滑的处理实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浏东 (浏阳—东门 )公路桥梁预应力施工中 ,千斤顶、油表配套校验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关系的方法、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的确定、预应力张拉操作要点及变形测定和张拉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19.
在现浇箱梁中,钢绞线是十分关键的受力构件,其能够承担大部分箱梁自重,因此,钢绞线张拉是否规范会直接影响箱梁质量。对此,本文将结合工程实例对钢绞线预应力施工技术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20.
智能系统的高精度和稳定性,使智能张拉技术能完全排除人为误差因素,精确施加应力、及时校核伸长量实现"双控"、对称同步张拉、规范张拉过程并减少预应力损失、自动生成报表、杜绝数据造假。通过在预制小箱梁施工中的应用,给出了智能张拉系统在箱梁施工中的使用注意事项,并与传统手工张拉对比,分析了其技术性与经济性。实践证明,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