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8篇
  免费   127篇
公路运输   1397篇
综合类   767篇
水路运输   724篇
铁路运输   302篇
综合运输   15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文章在实测与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证明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是导致路面使用寿命降低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为保护公路,延长其使用寿命,应限制超限,超载运输,并加收超限,超载运输费用,以防止公路的早期破坏。  相似文献   
112.
根据对太仓市沪-浮-璜公路路基路面整层材料的大量实测弯沉的统计与分析,推算出路床顶当量回弹模量及整层材料回弹模量,从而指导设计并鉴定设计弯沉是否合理,通过对实测弯沉的分析使设计弯沉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13.
沥青路面弹性层状体系的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是当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描述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轮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弯沉分布状况,研究弯拉应力的变化规律,得出最大弯沉点在轮载中轴处的结论;同时揭示了面层层底不一定总受拉,受面层刚度和厚度影响,有时也有受压的规律。说明有限元实体仿真分析在路面结构分析中具有广泛前景。  相似文献   
114.
为推广冷轧带肋钢筋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对配有不同配筋率的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简支标准梁进行了等幅疲劳荷载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疲劳破坏形式,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界限配筋率的概念,并推导了折断破坏与弯拉破坏之间和弯拉破坏与剪压破坏之间的界限配筋率。提出了考虑不同配筋率影响的、可供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参考的疲劳方程。通过研究发现:受弯构件适当配置冷轧带肋钢筋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延性,而且其疲劳寿命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5.
预弯组合梁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研究预弯组合梁的受力行为,建立预弯组合梁从预弯钢梁加荷到结构破坏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对结构的各受力阶段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各阶段预弯钢梁、一期混凝土、二期混凝土的应力和结构变形,并能计算出预弯组合梁的开裂荷载和极限破坏荷载。该方法突破了日本学者提出的以弹性分析法为基础的预弯梁计算理论。利用该方法已完成了十余座预弯组合梁桥的设计分析,取得了良好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6.
主要论述了高弯拉强度混凝土对水泥、集料、掺合料及外加剂等原材料的技术要求;提出路用高弯拉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与方法,并给出推荐的配合比范围;论述了高弯拉强度混凝土拌和、运输、摊铺、切缝和养护等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17.
常规破碎方式处理破坏严重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存在效率低、费用高的缺点。采用冲击破碎和MHB锤击破碎技术分别进行试验段的破碎试验,并通过对破碎后的破损情况调查、沉降测量、回弹模量和弯沉测试等手段对破损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2种破碎方案混凝土路面破碎率均可达到要求,冲击破碎的沉降量大于多锤头破碎的沉降量,冲击破碎后测定的回弹模量值变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118.
探讨了遗传算法在公路钢筋砼受弯构件优化设计中的应用,针对简单遗传算法存在"早熟收敛"的缺陷,采用大变异操作来避免产生局部最优解.数值实验证明,与常规优化方法比较,遗传算法能从搜索空间中的多点出发进行寻优,寻优过程中仅涉及适应度函数的计算与评价,能很好地解决结构优化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19.
沉管隧道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田村重四郎和冈本舜三提出的沉埋隧道地震响应分析的数学模型,对南京长江越江隧道(沉管段)方案进行了地震响应的纵向受力分析。分析中采用了隧址处100年超越概率为2%的人工合成地震加速度,考虑了不同管段的联结方式和不同的计算参数,对初步设计中沉管段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论证,所提供的数据曾为设计单位所采纳[1]。  相似文献   
120.
文章以上海外环线越江沉管隧道为背景,用通用有限元程序模拟火荷载作用下沉管结构的瞬态温度场的变化情况.文中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温度场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发展变化情况,从而更直观地掌握温度在隧道横截面上的分布情况,可为隧道的防火设计和救灾工作提供依据.分析中考虑了混凝土热工参数随温度变化的非线性关系,并把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了比较合理的分析方法和参数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