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68篇 |
免费 | 10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956篇 |
综合类 | 368篇 |
水路运输 | 555篇 |
铁路运输 | 318篇 |
综合运输 | 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110篇 |
2022年 | 111篇 |
2021年 | 108篇 |
2020年 | 98篇 |
2019年 | 62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76篇 |
2013年 | 100篇 |
2012年 | 122篇 |
2011年 | 112篇 |
2010年 | 112篇 |
2009年 | 90篇 |
2008年 | 118篇 |
2007年 | 96篇 |
2006年 | 83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68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91.
对−20~80 ℃环境温度循环下的CA砂浆试件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其力学性能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并应用CT扫描技术分析循环过程中砂浆各组分的变化,进而从微观结构解释其力学性能变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砂浆力学性能在循环初期较为稳定,35次循环后弹性模量开始增大,120次循环后砂浆已基本失去塑性。CT扫描结果表明:温度循环下砂浆中乳化沥青不仅发生了老化作用,还发生了软化迁移,这种微观结构的物理化学变化导致砂浆弹性模量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892.
城市轨道交通互通运营模式下行车组织呈多样化与灵活化特点,合理编制开行方案是保障运营组织效果的关键。针对互通运营模式下客流-车流耦合关系复杂化难题,建立基于开行方案的列车服务网络以刻画列车服务的差异性,构建基于乘客出行选择“策略”的客流分配模型以揭示客流-车流间复杂耦合关系;以此为基础,以运力运量匹配度最大化、运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考虑客运服务、通过能力、运力资源及行车组织复杂性约束,将运力运量匹配关系由既有“区间”层面细化至“交路”层面,构建开行方案编制双层规划模型。最后,以北京地铁昌平线-8号线互通运营为背景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方法能够有效给出开行方案,满足互通行车组织需求;相比单线实际运营方案,互通方案使运输成本降低4.83%,运用车减少3组,运力运量匹配度提高27.12%。所构建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够为互通运营模式下复杂开行方案编制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893.
目的 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在胃癌结直肠癌预后的价值和差异.方法 采用阴性富集联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imFISH)检测平台检测32例胃癌和36例结直肠癌患者CTC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胃癌组患者外周血中检出CTC<2组8例(25%),随访结束时,全部患者存活;检出CTC≥2组有24例(75%),仅有8... 相似文献
894.
为保障船舶系泊作业的安全,有必要提高系泊缆力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考虑到缆绳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受力非线性特征显著的问题,使用小波变换处理缆绳缆力,将其分为多个平稳子序列,再利用循环神经网络RNN中的GRU进行预测,多个平稳子序列进行预测后得到的预测结果通过小波重构运算最终得到所预测的缆绳缆力.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小波变换处理后经... 相似文献
895.
896.
897.
轮辙是引起沥青道面过早破坏的重要因素,飞机地面滑行渠化交通显著,由轮辙病害引起的道面平整度与舒适性问题突出. 为此,建立飞机轮组-地基-沥青道面结构体系仿真分析模型,提出适应轮组荷载特征的等效循环加载方式,依托NAPTF (National Airport Pavement Test Facility)足尺沥青道面轮辙试验,验证仿真结果的适用性与可靠性,并开展加载时间间隔与环境温度等多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考虑轮载作用横向偏移效应,轮辙总宽度达到轮组宽度的3倍,轮辙断面曲线有多处转折点与以往单一凹陷面特征明显不同;循环加载时间间隔对轮辙发展影响显著,经过150 s间隔后沥青面层回弹变形趋于稳定,可兼顾分析效率需要;前10%循环加载次数对轮辙变形的贡献超过40.4%,可基于初始轮辙建立指数型轮辙发展预测公式,对循环加载全过程拟合度高于96.4%,轮辙分析效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98.
为探明干湿循环与强盐沼泽腐蚀作用下桥梁桩基混凝土材料损伤机理,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材料质量比的混凝土浸入不同浓度复合盐溶液,经干湿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侵蚀系数;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化学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桩身混凝土抗腐蚀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干湿循环后混凝土质量增长是因为在材料内部生成了钙矾石、Friedel盐等膨胀性晶体,氯盐的存在能够抑制硫酸盐对于桩基混凝土的侵蚀作用;复合盐溶液浓度不同时,经过120次的干湿循环后,水泥、碎石、砂子、水、粉煤灰、减水剂、硅灰、膨胀剂质量比为327∶1 103∶767∶170∶87∶7∶22∶44(质量比Ⅲ)的桩基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为92.7%,抗侵蚀系数最小为0.91,而在未添加硅灰和膨胀剂的质量比与仅添加硅灰的质量比下桩基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最大为89.7%,抗侵蚀系数最小为0.80,质量比Ⅲ的桩基混凝土试件的抗侵蚀性能较好,桩基混凝土试件受到膨胀力但内部未产生裂缝,说明添加硅灰和膨胀剂提升了桩基混凝土的抗侵蚀能力且可以确保桩基混凝土不产生裂缝。可见,实际工程中可综合考虑区域内腐蚀性离子类别等因素,在质量比Ⅲ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桩基混凝土的质量比。 相似文献
899.
焊料空洞作为焊接层缺陷,对IGBT模块功率循环寿命影响尚且未知,研究焊料寿命影响因素对于提高IGBT模块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1GBT模块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工艺空洞具有随机大小和随机未知的特征,文章针对不同空洞率的双面散热IGBT模块开展同一试验条件下的功率循环试验.试验结果发现,空洞率越高,待测器件的功率循环寿命越短.为了揭示其影响原理,文章建立了具有不同空洞率的IGBT模块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且构建的空洞具有与实际工艺造成的空洞相符合的随机大小和随机位置的特征.通过有限元仿真发现,空洞率越高,焊料层和芯片的最高温度越高,引起的黏塑性应变越大,因此其功率循环寿命越短.基于功率循环试验和疲劳仿真结果,IGBT模块焊接层空洞率极限推荐值为3%,该研究成果可为IGBT模块焊料空洞筛选步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0.
张浩亮;方杰;徐凝华 《机车电传动》2021,(5):123-127
主要研究了应用于IGBT模块封装中的银烧结工艺和铜引线键合工艺,依据系列质量表征和评价方法,分别验证并优化了银烧结和铜引线键合的工艺参数,分析了衬板镀层对烧结层和铜线键合界面强度的影响,最后对试制的模块进行浪涌能力和功率循环寿命测试。结果显示,与普通模块相比,搭载银烧结和铜线键合技术的模块浪涌能力和功率循环寿命均有大幅的提升,并且银烧结和铜线键合界面未见明显的退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