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56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31.
目的探讨置钉密度是否影响Lenk1型AIS患者冠状位和矢状位矫正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同一中心手术治疗的连续31例采用后路全钉选择性融合的Lenke1型AIS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2年随访结果。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置钉密度与冠状位Cobb角矫正率及矫正比率的关系,以及置钉密度与冠状面术后2年随访矫正角度丢失及矢状位角度变化的相关关系。根据置钉密度的高低将患者分为两组:即高密度组(>0.7)与低密度组(≤0.7),统计比较两组间相关参数的差异。 结果术前平均年龄为15.3岁,术前平均主胸弯角度为:48.5±8.5,术后2周随访平均矫正到16.0±6.9,冠状位平均矫正率为68%;手术即刻矫正率与植入螺钉密度的相关性为-0.19(P=0.315),矫正比率与植入螺钉密度的相关性为-0.10(p=0.589),冠状位矫正角度丢失与植入螺钉密度的相关性为-0.04(P=0.837);矢状位胸椎后凸术后角度减少与置钉密度相关性0.09(P =0.619)。高、低置钉密度两组平均植入物密度分别为0.85与0.61(P<0.01),其它参数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无论是否考虑柔韧性因素,Lenke1型AIS胸弯冠状面矫正率与置钉密度无明显相关性,矢状位胸弯生理曲度术前术后的变化与置钉比例无关。冠状面矫正角度2年丢失及矢状位角度变化与置钉密度也无关。  相似文献   
32.
我院骨科自1978~1993年共收治先天性脊柱畸形427例,手术证实合并脊髓纵裂40例,其中17例术前经CT检查确诊。18个骨嵴中(1例为2个骨嵴),16个为骨性嵴,2个分别为软骨性和纤维性嵴。CT特征:椎管中央的纵行骨嵴将脊髓或马尾分为两部分,多数骨嵴两侧蛛网膜下间隙及脊髓不均称;该部椎管扩大;椎体及附件结构紊乱。CT是一理想、可靠的诊断方法,不仅能准确诊断损害的平面,而且能显示椎管的自然状态和骨嵴的轮廓及种类。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操作复杂、并发症多发。本研究旨在探究磁吻合技术实现大鼠全胃切除术后食管小肠免缝线吻合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全胃切除。实验组采用磁吻合进行食管小肠重建,对照组采用手工缝合进行吻合。记录吻合口构建时间,观察术后大鼠生存情况,监测并发症,记录磁体排出时间。术后30 d对动物实施安乐死,获取标本,对比两组吻合口大体观、机械强度和病理变化等。结果 实验组吻合时间为(12.9±2.7)min,低于对照组的(23.8±4.1)min(P=0.036)。实验组磁体排出时间为(7.42±1.4)d。实验组未发现吻合口漏、狭窄和出血等并发症,对照组4只大鼠出现吻合口漏或出血,均于术后4 d内死亡。两组吻合口爆破压相近,肉眼观吻合口愈合良好,组织学观察显示各层组织排列较好。结论 磁吻合技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吻合口可靠,是实现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安全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34.
35.
36.
目的 分析T4a期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4年1月至2021年5月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住院手术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共计纳入T4a的甲状腺癌病例303例,分析患者的病理分型、受侵器官、手术方式、生存时间等。分析患者的总生存率,使用Kaplan Meier法分析患者术后生存曲线。结果 在入组的303例患者中,共计53例患者失访,1年总生存率为98.4%(246/250),3年总生存率为97.0%(224/231),5年总生存率为90.2%(92/102)。其中喉返神经单独受侵94例,失访13例,1年总生存率为100%(81/81),3年总生存率为98.7%(77/78),5年总生存率为97.4%(38/39)。喉返神经合并气管/喉/食道受侵151例,失访31例,1年总生存率为96.7%(116/120),3年总生存率为95.3%(101/106),5年总生存率为82.2%(37/45)。在生存曲线分析中,喉返神经单独受侵组较喉返神经合并气管、喉或食道等器官受侵组在总生存时间上存在优势。结论 T4a期甲状腺癌如果有手术机会,应该首选手术切除,通过合理的...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后路融合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e-assiste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T-Endo-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观察腰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经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诊断为退行性腰椎滑脱(Meyerding分型Ⅰ~Ⅱ°)并行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其中23例患者采用OLIF术式治疗,20例患者采用PT-Endo-TLIF术式治疗。观察且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定期(术后3 d、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CT或MRI检查进行影像学评估,并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矢状位参数的变化。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OLIF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PT-Endo-TLIF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椎间高度增加(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的腰椎前凸角、下腰椎前凸角、腰椎前凸分布指数均有增加(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腰4(L_4)椎体倾斜角、L_1垂线与骶1(S_1)距离均较术前减小(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_5椎体倾斜角较术前增加(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手术治疗,OLIF和PT-Endo-TLIF两种手术方式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PT-Endo-TLIF比较,OLIF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椎间隙高度恢复更好等优势,适合临床医师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38.
经腹膜外侧斜前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OLIF)是一种国际热门的用于治疗各种腰椎疾病的微创新技术。自2014年引入中国,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疾病。生物力学理论的进展及新的器械拓宽了OLIF手术的适应证,降低了其学习曲线;Stand-alone OLIF的开展使OLIF更加微创;基于国人解剖学研究的本土化手术方式改进,使OLIF更加适合于国内患者。L5/S1OLIF技术的开展拓展了OLIF的应用范围,此文就OLIF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