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1篇
  免费   102篇
公路运输   2938篇
综合类   1238篇
水路运输   1670篇
铁路运输   2374篇
综合运输   15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430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369篇
  2003年   410篇
  2002年   360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216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针对内燃机车主辅一体化发电机的励磁控制和辅助系统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励磁与辅助系统,就其组成、功能特点与技术创新点进行了重点阐述。通过试验验证与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性能稳定、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93.
为解决高坡地区多机车协同牵引同一列车时,本务机车和补机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问题,提出开发列车操纵控制辅助系统。对列车操纵控制辅助系统的基本需求与功能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了列车操纵控制辅助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案。系统样机运用试验表明,在2台或3台机车协同牵引列车时,该系统能够实现本务机车与补机之间信息交换,为乘务员协同操纵提供可视化的数字信息。  相似文献   
194.
针对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动力有轨电车的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TCMS)软件测试需求,运用Control Build仿真软件搭建了适用于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动力列车的TCMS软件测试平台。该平台在具有列车电路和常用子系统仿真功能上,采用拟合方法搭建了燃料电池模型、超级电容模型、动力电池模型和列车能量流动模型,为TCMS软件进行混合动力能量管理和整车能量管理提供测试环境,提高了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有轨电车TCMS软件测试的范围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5.
基于山西中南部通道铁路重载试验段沙峪牵引变电所,对同相供电技术的工程应用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主接线方案、运行方式、设备选型及总平面布置、保护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结合工程实际确定了单三相组合接线同相供电技术的工程应用方案,为同相供电技术进入工程应用领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6.
广州地铁3号线列车牵引系统线路接触器故障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广州地铁3号线牵引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系统实际故障为例,分析3号线在运营2年后出现的一些硬件故障现象,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经实际装车试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97.
详细介绍了200km/h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辅助变流柜的电气原理、技术特点、性能参数和结构组成。该辅助变流柜用于200km/h速度等级电力机车的电传动系统,采用数字控制模式及模块化结构的设计理念,集辅助变流器、充电机、低压控制和网络传输于一体,现已通过型式试验,达到装车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98.
根据江岸机务段对HXD3机车近2年来的现场使用情况,统计收集了APU辅助变流器的故障种类,查找分析了这些故障发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9.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车辆辅助供电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车辆辅助供电系统,包括辅助逆变器AC 380 V供电、充电器与蓄电池DC 110 V供电,以及辅助逆变器、充电器和蓄电池的技术特点。11号线车辆自投入运营以来,辅助供电系统运行稳定,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200.
随着全国铁路不断地大面积提速、动车组列车不断增开,现场信号设备的维修压力增大。而如何提高“天窗”点内的作业效率,如何在有限的“天窗”点内解决更多的设备问题,就迫使我们把维修眼光从室外转到室内,从“修”变为“防”,从计划维修变为带着问题有重点的维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