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0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420篇
综合类   337篇
水路运输   175篇
铁路运输   102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71.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大学生道德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论述了将心理学中认识、情感、意志过程的规律融于德育之中,加强德育的科学性、理论性、针对性、渗透性、实效性和创新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72.
2009年4月10日,中联重科正式推出公司品牌核心理念——“思想构筑未来”。同时由著名导演孙周围绕这一核心理念执导的中联重科电视广告片将于4月11日起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每周六上午10:05—10:55、周日21:40—22:30的《我的中国心》栏目具名播出。  相似文献   
973.
974.
一、道路交通参与者的需要心理与交通行为 人们在道路交通活动中,应该说安全需要是第一位的,是占优势的需要,但这种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安全需要占优势时,人们可能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交通行为,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这有利于交通安全,安全需要能够得到满足。当安全需要不占优势时,其优势地位会被其他方面的需要所取代,因而就会出现某些对交通安全不利的行为。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75.
许菊红 《中国电动车》2014,(12):158-158
和谐审美心理是审美教育活动的重要路径。和谐审美心理可以培养技校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人格,促进技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在美术课中和谐审美心理的探究,提出了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和谐审美意识,教给学生和谐审美方法,提高学生和谐审美能力,为技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76.
王培祥 《商用汽车》2013,(13):119-120
"采用专用校车后,学生家长每天只要看到我们的校车就会放心地将孩子托付给我们,专用校车无疑增加了学生家长心理上的安全感。"2012年,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和《专用校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等一系列针对校车制造、运营、监管等方面的法规,其目的是建立和完善校车的法规体系,推动校车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但由于政府补贴政策的不  相似文献   
977.
《汽车知识》2009,(5):90-90
Q 手动挡富有驾驶乐趣,因此很多人喜欢开手动挡的汽车,所以有的人在更新汽车时也要选择手动挡的.但是许多高中档的汽车却配置手动挡的车型不多或没有,请问这是为什么?厂家应该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啊。  相似文献   
978.
近年来,驾驶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驾驶员的思想麻痹、违章操作以及判断失误所引发的交通事故还时有发生.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交通事故80%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979.
学校管理视角: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资源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守恒理论认为,职业枯竭是工作所需的资源耗尽率大于补充率时产生的现象。因而要消除职业倦怠,必须对工作者进行有价值的资源补充。在阐述教师工作中因自身有价值资源的损失或匮乏而产生职业倦怠的同时,从学校管理的视角,仅就管理者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和及时疏导教师不良情绪等方面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资源补充问题。  相似文献   
980.
礼仪价值论     
本旨在揭示礼仪的人学价值及其社会心理底蕴。作认为礼仪随着人类自身本质力量的提升和人际交往的扩大而逐渐推广和被重视,礼仪是人类所特有的自我认同形式,是人性的光辉、礼仪的价值本质是体现和维护尊严,礼仪的价值本质决定了礼仪的表现形式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