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89篇
综合类   850篇
水路运输   83篇
铁路运输   23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及其与RA病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以我院住院RA患者50例、健康查体人员5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进行两组间比较。RA患者根据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分为疾病高度活动、低中度活动组,比较两组间HOMA-IR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A患者与健康对照比较,空腹血糖、HOMA-β无统计学差异;空腹胰岛素水平[(5.60±1.57)mu/Lvs.(3.81±0.96)mu/L,P<0.05]和HOMA-IR高于健康对照(1.43±0.77vs.0.82±0.22,P<0.01)。RA患者HOMA-IR值与DAS28活动性评分正相关(r=0.42,P<0.01),与超敏C反应蛋白正相关(r=0.45,P<0.01),与体重指数无显著相关性。病情高度活动(DAS28>5.5)组和病情低、中度活动组(DAS28≤5.5)空腹血糖无统计学差异;病情高度活动组空腹胰岛素水平[(6.71±0.71)mu/Lvs.(4.80±0.33)mu/L,P<0.05]、HOMA-IR值(2.89±0.49vs.1.18±0.10,P<0.01)高于病情低、中度活动组。结论 RA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其程度与RA病情活动性、炎症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932.
目的探讨β-榄香烯(β-elemene)对白血病细胞的耐药逆转及其对聚腺苷二磷酸聚合酶(PARP)和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类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的柔红霉素(DNR)耐药株K562/DNR及其敏感株K562细胞,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其对β-榄香烯的药物敏感性及耐药逆转,采用流式细胞术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药物累积,Western blot检测蛋白PARP和P-gp的表达,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β-榄香烯明显抑制K562和K562/DNR细胞的生长,呈剂量依赖关系。低毒剂量(5μg/mL)β-榄香烯作用K562/DNR细胞,显著提高了柔红霉素的细胞毒作用,IC50降低至(0.68±0.43,P<0.05),逆转倍数为1.91倍。与柔红霉素单药组相比,加入低毒剂量β-榄香烯后,细胞药物蓄积明显增加(P<0.05)。β-榄香烯作用后诱导PARP裂解,同时下调了P-gp蛋白表达。结论β-榄香烯部分逆转K562/DNR细胞对柔红霉素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与增加细胞内药物的蓄积、诱导PARP裂解及降低P-g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33.
靶向间皮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对术后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对大鼠腹膜粘连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对腹膜粘连组织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分别为KGF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7 d后处死大鼠,并参照修改后的Leach等评分系统评价粘连程度。光镜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并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腹膜粘连组织中tPA和PAI-1表达情况。结果 KGF组粘连总评分结果(4.8±0.92)明显低于模型组(7.6±1.35)(P<0.01),免疫组化染色示KGF组tPA表达水平(88.41±3.92)明显高于模型组(111.63±4.04)和假手术组(100.91±1.57)(P<0.01),而PAI-1表达水平在3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 KGF通过促使损伤处腹膜再生及纤溶能力恢复达到预防腹膜粘连形成,提示间皮再生可能是预防粘连形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34.
An offline two-dimensional system combining a rat cardiac mascle cell membrane chromatography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CMC-TOF/MS) with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HPLC-TOF/MS) was established for in  相似文献   
935.
目的 CST6基因编码cystatin M蛋白,体外构建CST6过表达载体,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株,观察cystatin M对其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分3组:pcDNA3.1(+)-CST6组、pcDNA3.1(+)组与未转染组;RTPCR验证稳转系SGC-7901/CST6细胞CST6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验证稳转系SGC-7901/CST6细胞CST6蛋白水平的表达;MTT实验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稳转系SGC-7901/CST6细胞稳定表达CST6基因mRNA和cystatin M蛋白;pcDNA3.1(+)-CST6组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均较pcDNA3.1(+)组和未转染组细胞降低(P<0.05)。结论 Cystatin M能够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株增殖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936.
目的探讨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uNK)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子宫动脉血流与胚胎种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年龄小于35岁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30例,检测种植窗期子宫动脉搏动指数,收集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uNK细胞标记物CD56+、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F8因子及内膜血管平滑肌细胞标记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重链肌球蛋白(SMM)的表达、定位。随访助孕结局,根据是否临床妊娠及至少有2次或2次以上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失败史,分为妊娠组和反复种植失败组。结果①uNK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与F8因子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581,P<0.01)。②uNK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与αSMA、SMM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572,r=0.569,P<0.01)。③反复种植失败组和妊娠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分别为(0.85±1.51;0.93±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P>0.05)。结论①人种植窗期子宫内膜uNK细胞与微血管密度、血管成熟度呈正相关,提示uNK细胞在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②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对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妊娠组和反复种植失败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37.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CD34+CD38-KG1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姜黄素联合白消安对CD34+CD38-KG1a细胞的协同效应。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CD34、CD38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姜黄素诱导CD34+CD38-KG1a细胞的凋亡情况及其对CD34+CD38-KG1a细胞周期的影响。MTT法检测姜黄素对CD34+CD38-KG1a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与白消安联合作用的效应。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KG1a细胞株中CD34+CD38-KG1a细胞占(98.2±3.2)%。姜黄素对CD34+CD38-KG1a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并能降低CD34+CD38-KG1a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姜黄素与白消安相互作用系数(CDI)<1。CD34+CD38-KG1a细胞被姜黄素阻滞于G0/G1期,S期细胞明显减少,并能诱导CD34+CD38-KG1a细胞凋亡。凋亡细胞体积变大,细胞结构不清,胞膜边缘粗糙。姜黄素能下调CD34+CD38-KG1a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姜黄素通过降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阻滞细胞于G0/G1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CD34+CD38-KG1a细胞的增殖,姜黄素与白消安具有协同作用。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可能促使姜黄素诱导CD34+CD38-KG1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38.
目的研究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小窝蛋白1(caveolin-1)在大鼠脑海马区的表达,探讨caveolin-1的表达变化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方法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中caveolin-1的表达,运用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并通过免疫荧光共定位分析caveolin-1与GFAP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提示DAI后海马区caveolin-1的表达从1d开始显著降低,并持续降低至7d(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DAI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GFAP的表达从1d后逐渐升高,3d后达峰,7d后稍降低,但仍高于正常(P<0.05);免疫荧光共定位提示DAI后caveolin-1与GFAP的共定位细胞数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结论大鼠DAI后海马区caveolin-1的表达减少,GFAP的表达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内caveolin-1的表达变化可能是导致GFAP升高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39.
针对舷外有源诱饵靶场试验鉴定的紧迫需求,提出了仿真试验与现场试验一体化的方案构想,研究了一体化试验的基本框架,对舷外有源诱饵的一体化试验进行了详细设计,包括指标体系的建立、试验的总体思路与流程、基于Bayes小子样的评估技术等,最后分析了一体化试验中的关键技术,可为类似装备一体化试验鉴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40.
本组对112例滋养细胞肿瘤患者、47例正常孕妇、15例育龄妇女测定了TT_3、TT_4、~(125)I-T_3吸收比值。证实葡萄胎患者确有甲功增强现象,其TT_3、TT_4值与育龄妇女组相比,均有高度显著差异.112例中,1例恶性葡萄胎(以下简称恶葡)、1例绒毛膜上皮癌(以下简称绒癌)有甲亢临床表现,为脉洪及心动过速,且有心电图改变,但无眼球突出及震颤。文献一般认为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甲亢现象是由hCG刺激引起的,hCG作用于细胞膜上磷酸腺苷环化酶,通过第二信使CAMP促进甲状腺素的生成和分泌,但也有人认为甲亢不是由hCG引起的。本组材料发现hCG升高与甲功增强有一定相关性,但不能解释hCG滴度很高而无甲功增加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