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89篇
综合类   850篇
水路运输   83篇
铁路运输   23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目的 探讨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变化、相互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NSCLC癌组织和27例正常对照肺组织中LRP、VEGF表达及MVD情况.结果 ①LRP阳性表达分布于癌细胞胞浆内,表达率66.1%,显著高于对照肺组织(P<0.01),其显著性与病理类型无关;NSCLC组LRP的表达在不同性别、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两年生存率的比较上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NSCLC组VEGF表达明显升高(P<0.01),其显著性与病理类型无关.NSCLC组VEGF表达与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③NSCLC组MV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显著性不受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的影响.MVD在Ⅲ+Ⅳ期肺癌中为18.5±5.8,明显高于Ⅰ期的13.8±5.1(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两年存活的MVD低于两年死亡的MVD(P<0.01).④NSCLC组VEGF、LRP高表达和MVD增高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与肺耐药相关基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LRP的高表达可能与VEGF上调其基因及VEGF促进肿瘤MVD增加有关.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有望降低甚或遏制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72.
目的 以青蒿素诱导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为例,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细胞凋亡检测方法.方法 将用青蒿素处理过的、悬浮培养的人胶质瘤U251细胞,用液氮冻融,然后加入3mmol/L的PI 30μL,室温下放置5min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倍体特性,计算细胞凋亡率.结果 在1×10-4、1×10-5和1×10-6mol/L剂量下,青蒿素诱导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3.2%、24.0%和8.0%.结论 本实验结果显示,青蒿素有明显的诱导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显示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本方法简化了细胞处理过程,避免了许多影响因素,不失为一种简单、准确、快速的细胞凋亡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73.
目的 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携带的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于体外共培养体系中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采用核转染技术将HO-1质粒转染至骨髓间质干细胞,共培养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和骨髓间质干细胞,评估5-羟色胺刺激后的平滑肌细胞增殖情况,检测5-羟色胺刺激后平滑肌细胞中RhoA的活性.结果 5-羟色胺可刺激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使单纯培养的平滑肌细胞总数较对照组增加2.40倍(P<0.01).野生型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共培养并不能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而携带HO-1基因的干细胞则可明显抑制5-羟色胺刺激的平滑肌细胞增殖,使平滑肌细胞总数降至对照组的1.56倍(P<0.05);5-羟色胺可引起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RhoA活性增加2.90倍,野生型干细胞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共培养并未能改变5-羟色胺刺激的RhoA激活,但在携带HO-1基因的干细胞共培养体系中5-羟色胺诱发的RhoA活性明显降低.结论 骨髓间质干细胞携带的HO-1基因可以旁分泌的形式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产生的CO通过激活cGMP信号通路进而抑制RhoA的激活有关.HO-1可作为外源基因导入体内治疗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974.
目的 合成、克隆、筛选survivin-siRNA干扰片段,构建含有survivin-siRNA的骨架质粒,明确其抑制survivin基因在Hela细胞中表达.方法 利用RNA干扰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l.1-survivin-siRNA.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利用脂质体法将该质粒转染Hela细胞.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该质粒转染后survivin基因的表达,筛选最佳干扰质粒.通过MTT法检测Hela细胞的生长.通过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成功构建及筛选出survivin-siRNA质粒.MTT实验及流式细胞学实验'证实该质粒体外能够有效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成功构建survivin-siRNA质粒,为今后应用该质粒进行宫颈癌的基冈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75.
根据矩形件排样的实际下料工艺要求,采用Pro/ENGINEER的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在VC++6.0集成环境下开发了矩形件优化排样和开料仿真应用系统,该系统具有交互界面直观明了,操作简单,排样优化计算高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976.
树突状细胞对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的抗癌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结肠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后在裸鼠体内的抗癌效应.方法 通过皮下移植法建立裸鼠模型,按治疗次数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加强组;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并培养出DC,以肿瘤抗原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刺激DC;DC激活同源T淋巴细胞;DC激活的T淋巴细胞经用该患者结肠腺癌细胞建立的裸鼠模型的尾静脉注入,观察成瘤时间、肿瘤生长情况、移植肿瘤大小及裸鼠摄食、活动状况.结果 成功建立结肠癌裸鼠模型.肿瘤接种第60天,对照组、治疗组及加强组肿瘤大小分别为(3899±22)mm3、(1301±16)mm3、(392±18)mm3.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及加强组移植瘤生长均受到抑制(P=0.000);与治疗组相比,加强组移植瘤生长抑制更明显(P=0.000).结论 同源结肠癌患者外周血DC和T淋巴细胞共孵后能抑制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这有可能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7.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对血管平滑肌的KATP通道功能的影响,探讨KATP通道在肥胖引起的可逆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获得肥胖模型;20周后,其中10只转为普通饲料喂养,而另外10只继续喂养高脂饲料,实验继续10周.对照鼠为普通饲料喂养30周大鼠.30周时,处死大鼠,采用肌张力描记系统,膜片钳技术检测KATP通道的功能.结果 KATP通道电流及其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在高脂鼠中明显降低,但转为普通饮食后,这些损伤被修复.结论 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血管平滑肌KATP通道功能的可逆性损伤,这可能是肥胖调节血压的一条潜在途径.  相似文献   
978.
雌、孕激素受体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预后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4例GTT中ER、PR的表达情况,以正常早孕绒毛20例、葡萄胎首次清宫组织30例为对照.结果 在正常早孕绒毛、葡萄胎、GTT组织滋养细胞中,ER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5.00%、83.33%、44.12%,随着滋养细胞恶性程度的增加ER染色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在正常早孕绒毛、GTT组织滋养细胞中无表达,在葡萄胎中表达很少,PR染色与滋养细胞恶性程度无关(P>0.05).在GTT组织中,ER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P<0.05).结论 ER表达与GTT恶性程度相关,提示对ER的监测有助于判断疗效及预后,且为GTT的激素治疗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9.
目的 构建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对其表达和定位进行研究.方法 以人血白细胞DNA为模板,利用一对删除终止密码子的引物进行PCR获得BDNF基因片段,并将其与pEGFP-N1质粒载体连接,构建BDNF-EGFP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 转染Hela细胞,提取总RNA,通过RT-PCR方法检测BDNF-EGFP在转录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 及荧光显微镜进一步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定位.结果 酶切和PCR鉴定证实BDNF基因片段正确克隆入载体质粒中,转染Hela细胞后,RT PCR证实BDNF EGFP融合蛋白在转录水平有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BDNF EGFP融合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ela细胞培养液中有BDNF EGFP融合蛋白存在. 结论成功构建了BDNF EGFP融合蛋白真核细胞表达质粒,BDNF EGFP融合蛋白能够在Hela细胞中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中并可以分泌到细胞外.  相似文献   
980.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甲状腺细针抽吸(FNAB)细胞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甲状腺细胞病理学诊断的82例AIT患者,采集空腹静脉血分别进行TSH、TPOAb、TGAb及T4等检测,分析血清学指标与细胞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①82例患者中TPOAb、TGAb的阳性率分别为91.4%和74.4%,约有半数(47.6%)TSH值位于正常值范围内(0.3~5 mu/L);②所有患者细胞病理学均存在淋巴细胞不同程度的浸润,49.3%可见生发中心,32.8%可见嗜酸性变细胞(Askanazy细胞),26.9%可见浆细胞,22.4%可见胶质,9%可见多核巨细胞;③将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分级,分别与TSH、TPOAb及TGAb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仅淋巴细胞极重度浸润者其血清TSH、TPOAb水平较其他组显著升高(P<0.05),其他细胞病理学改变与血清学指标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 TPOAb、TGAb是AIT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