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67篇
水路运输   101篇
铁路运输   38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2):I0016-I0016
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要求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防止各类开发活动无序蔓延。  相似文献   
72.
<正>吉林省延吉市又一座跨布尔哈通河的桥梁将诞生。新桥将连接局子街和长白山西路,是在延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跨越布尔哈通河的重要桥梁。此桥的建设,可使延吉北出口直通长白山西路,打通延吉市南北交通主动脉,进一步改善延吉市的交通环境。规划中的此桥梁工程,在延吉大桥东侧约350 m处,北起友谊路,南至长白山西路,全长约800 m,其  相似文献   
73.
2005年4月15日,《机务信息化专项规划》审定会在京召开。《机务信息化专项规划》通过了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运输局、铁路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组织有关专家及部分铁路局专业人员的审定。该专项规划是在铁道部《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颁布后,出台的第一部铁路信息化专项规划,在铁路信息化建设中起了很好的典范作用,同时也标志机务信息化建设即将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74.
沈宏毅 《中国港口》2011,(9):47-49,55
<正>上海岸线北起沪苏交界的浏河口,南至沪浙交界的金丝娘桥,包括黄浦江两岸、长江口南岸、杭州湾北岸、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在内的岸线总长596.6km(不包括内港岸线)。加强合理利用岸线资源和科学规划港口建设的宏观管理,对上海城市和港口总体规划的实施,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5.
按照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上海城市总体布局关于中心城布局的原则,中心城将形成“多心、开敞”式布局结构,规划建设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市级中心和4个副中心(分别是徐家汇、花木、五角场、真如)。其中,五角场副中心主要服务城市东北地区,功能定位以金融、信息、购物、文化、体育、休闲和商务办公为主体,并具有科技服务和娱乐休闲的功能。  相似文献   
76.
《中国水运》2011,(7):66
"十二五"期将是构建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现代化水运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长江航道从传统行业向现代服务型行业转型的重要时期,是长江航道建设发展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航道建设进入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期,长江航道行业文明建设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绿色航道,畅通服务"为主打品牌,重点打造长江下游深水数字航道文化、荆江航  相似文献   
77.
《广东交通》2006,(5):34-34
9月23日在广州举行的《新一轮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前期研究报告》专家咨询会受到各方关注。广州市规划局局长潘安在接受记采访时表示,为了实现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新一轮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前期研究报告》中提出2010年-2020年城市规划目标是:“建设健康安全、人人享有的新广州——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化昌盛、风貌独特。”并未提及“家家出行有车、人人月薪过万”。  相似文献   
78.
79.
旅客引导显示系统是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共控技术、局域网互联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屏幕显示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为一体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可为旅客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使广大旅客在复杂的站区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快速、便捷地完成旅行,减轻客运人员劳动强度,有序疏导旅客,切实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