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243篇
综合类   120篇
水路运输   224篇
铁路运输   284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在深入研究EKF算法和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多采样率EKF算法,分别推导了其输入和输出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感应电机的转速估计中.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比单采样率扩展Kalm an滤波算法具有更高的信息获取和状态估计能力,并能有效抑止噪声,转速估计误差减小41.7%~87.6%.  相似文献   
152.
单路口感应信号控制优化设计及其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解决平面交叉口的交通信号控制问题,提高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效率,使交叉口具有最高的通行能力和最小的延误,就必须综合利用不同检测信息。文章借助于VISSIM软件,提出了一种新的感应信号控制方法.并对单个路口进行感应信号控制优化设计,最后运用VISSIM软件对所设计的感应信号控制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53.
154.
牵引网所经地区地形复杂,因此极易发生雷击跳闸事故。本文借助规程法与击距法分别对牵引网雷击跳闸次数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2种计算方法下牵引网总雷击跳闸次数相当,但采用规程法不能反映每根导体跳闸次数;同时,研究发现牵引网雷击跳闸主要由直击雷引起,感应雷占的比重很小仅为0.64%;而采用规程法计算的牵引网感应雷跳闸占总跳闸20.26%;该研究结果将为今后高速铁路牵引网雷电防护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5.
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方法用于故障的诊断与检测,该方法采用HMM与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电机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分析,构建电压电流空间模型,并且每个模型可以作为一级,每一级可以提高其判断的准确度,而HMM模型用做一个故障分类器来使用,相比于自适应模糊推理方法(MLFF)和多层前馈网络法(ANFIS),其准度有了很大提高,并且减少了计算。通过对不同故障诊断实例阐述了基于HMM的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6.
研究目的:以麦克斯韦微分方程组为基础,结合直线感应电机T型等值电路,分析研究双边直线感应电机在考虑边端效应情况下的电磁推力输出,同时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仿真验证理论计算有效性。计算推导双边直线感应电机数学表达式,并通过具体设计参数建立电机仿真模型,实验分析不同因素下滑差频率控制推力输出,通过对电磁推力输出特性分析研究,实现恒电流滑差频率优化控制。研究结论:(1)通过双边直线感应电机数学模型及等效电路计算各种机械特性,并推导横向和纵向边端效应修正系数,电机高速运动时,边端效应对电磁推力输出影响小;(2)采用电磁场有限元工具软件,建立双边直线感应电机仿真模型,将理论计算与仿真数据进行多次对比分析,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保证数学模型有效性;(3)仿真分析滑差频率、运行速度、气隙,以及动子长度对电磁推力输出的影响,对于不同的运行速率,适当调节滑差频率,可增大电磁推力输出,低速最优滑差值为2 Hz附近,高速最优滑差频率区间为4.0~6.0 Hz,在满足电机在额定条件下,可实现电磁推力最优化控制;(4)双边直线感应电机的分析研究结果对航母舰载机电磁发射系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7.
对低信噪比下感应通信扩频信号的载波同步方法进行研究。介绍感应通信的背景和感应式扩频通信系统的组成。提出在判决反馈锁相环(DFPLL)的基础上利用扩频信号扩频码的特点来显著降低噪声对载波相位差估计的影响,以达到低信噪比条件下载波可正常同步的目的。通过感应式扩频通信系统的仿真,给出多种仿真信道、不同频偏及不同信噪比下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提高低信噪比下感应式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且算法复杂度适中,有利于工程实施。  相似文献   
158.
当高速铁路馈线电缆运行时,其线芯会有交变电流通过,并在馈线电缆金属护层产生感应电动势,当感应电动势过大时,会危及人身安全,降低电缆的绝缘性能,甚至于影响电缆的正常运行。为研究该电动势的影响因素和接地方式的影响规律,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电缆模型及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系统模型,仿真分析电缆在单端接地、中点接地和交叉互联接地方式下的护层感应电压及接地电流。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铁路馈线电缆在敷设长度小于1.1 km时,宜采取单端接地方式;长度为1.1~1.9 km时,宜采取中间直接接地方式;长度大于1.9 km时,宜采用交叉互联接地方式,为工程中电缆护层的接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9.
用于机械零件的各种表面处理是改变材料表面特性或赋予表面新功能、提高零件综合机械性能如降低摩擦、磨损以及改善疲劳强度的方法。而高频感应加热淬火是对工件一定深度的表面进行强化,可使其获得高强度、高耐磨性和高韧性的综合性能。如工件表层上可形成马氏体致密金属组织,产生压缩残余应力而获得表面强化。若单独使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处理,则在功能的提高上有一定局限。为进一步提高功能、赋予材料高附加价值,组合表面处理与高频淬火等的复合处理是一种可期待的热处理新技术。文章例举了几种表面处理或表面改性与高频淬火的复合处理的原理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0.
正1高压单芯电缆在高速铁路供电系统中的应用情况目前国内高速铁路采用AT供电形式,并使用单V变压器,每个变电所有4台变压器,其中2台并列运行,其他2台并列备用。低电压设备采用全封闭式组合电器,进出低压柜全部采用高压单芯电缆。由于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电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