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1篇
综合类   149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本实验证明五仁醇可使慢性肝损伤大白鼠LDH_5和SGPT 下降,清蛋白增多,r-球蛋白减少,清、球蛋白比率增高,肝中胶元含量明显降低,病理改变减缓.以上结果说明五仁醇对慢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正> 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地区特别是亚非等国家中,乙型肝炎乃为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据报道,全世界大约有两亿HBsAg携带者,其中我国不少于七千万。因此,研究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采取综合性措施针对性地预防乙肝是当前的一项主要任务。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可随人的多种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体外,故其传播途径极其  相似文献   
43.
采用核多功能仪平衡法测定了10例正常人及4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的右、左室射血分数(Right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LVEF)。结果表明,肺心病组其RVEF显著低于正常组。若以RVEF<45%作为早期肺心病的诊断指标,一些心电图和X线尚未出现改变的慢支或并发肺气肿者,即可诊断为早期肺心病。此外,肺心病患者其LVEF亦减低,提示肺心病左心功能亦受损。故RVEF的检测对肺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项简单经济、无创而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病情重,病程长,反复发作,难于治疗的顽固性病例,其病原与念珠菌和隐球菌是否有关,国内尚少正式报道。为了给这类疾病病原学和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兹对72例临床上确诊为顽固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观察组)和47例年龄、性别等与患者基本相同健康人(对照组)的痰液,按照文中所述方法,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以期对这一问题的初步阐明,获得一定的科学实验资料。实验结果表明,强致病力的白色念珠菌、两种念珠菌混合感染和新型隐球菌分离阳性率,患者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5)。且持续时间长,难于阴转。  相似文献   
45.
吗啡在慢性染毒大鼠体内死后再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吗啡在慢性染毒大鼠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特性。方法 在室温条件下 ,将对吗啡形成依赖的大鼠处死 ,分别在死亡当时和死后 2 4、48、72、96h采集心血及心肌、脑、肝、肾、肺组织 ,用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法 (SPE GC)检测吗啡含量。结果 除肺外 ,心血和各组织吗啡含量在大鼠死后 96h内有不同程度增加。肝增加幅度最大 ,肾在 72~ 96h呈现下降 ,心肌在 2 4h有所下降 ,以后逐渐上升。各组织与死亡当时心血中吗啡含量相比 ,在大鼠死后 96h内脑中吗啡含量与其相差最小。结论 吗啡在慢性染毒大鼠体内存在死后再分布现象 ,脑组织能较好反映死亡当时心血中的吗啡含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0(IL- 10)启动区- 592 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FLP)方法检测 85 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 75 名健康对照者 IL- 10基因启动区域 592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IL -10 基因启动区 592 位点基因型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 0. 05); IL- 10 基因启动区 592 位点基因型在血清 HCV RNA> 105拷贝/mL组和HCV RNA≤105拷贝/mL组之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IL- 10 基因启动区 592 位点基因型在慢性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之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 IL- 10 基因启动区 592 位点基因型在 ALT≥80U/L组中A/A基因型出现的比率高于ALT<80U/L组,两组之间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IL- 10基因启动区域 59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病毒血症水平无显著相关性;IL- 10 启动区域 59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7.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引流量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chronicsubduralhematoma ,CS DH)是中老年患者轻微颅脑损伤后最为常见的颅内病变。虽然CSDH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但钻孔闭式引流术已成为神经外科医生普遍采用的方法。我们对CSDH患者术后引流量进行了对比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选择 1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住本院神经外科资料完整的CSDH患者 15 2例。其中男 138例 ,女 14例 ,年龄 36~ 82岁 ,平均 6 2 .3岁。 5 0~ 6 5岁者 12 6例占 83% ;双侧CSDH者 2 3例。 15 2例CSDH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扫描…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s)的无血清培养基中 ,加入α 干扰素 (IFN α) ,观察IFN α对CML DCs表达Fas/FasL的影响 ,以及体外IFN α合并DCs瘤苗对CML祖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CML DCs的培养基中除加入SCF、GM CSF、TNF α及IL 4外 ,还加入IFN α。培养 10~ 14d ,鉴定细胞免疫表型、Ph1染色体比例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达Fas/FasL比例 ,碘化丙锭 (PI)染色分析细胞凋亡 ,ELISA法测上清液sFas含量 ,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集落培养法鉴定IFN α加DCs瘤苗对CML的CFU GEMM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加入IFN α后 ,CML DC免疫表型及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改善 ;CML DCsFas的表达上调 ,sFas含量却下降 ,FasL表达阴性 ;PI染色显示亚二倍体峰的数值升高 ,即凋亡比增加。IFN α合并DCs瘤苗组对CML的CFU GEMM体外抑制作用优于IFN α组或DCs瘤苗组。结论 IFN α在改善CML DCs免疫表型及功能的同时 ,亦可通过Fas途径促进Ph1阳性细胞凋亡。IFN α与DCs瘤苗有协同作用 ,体外二者联合应用对CML祖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9.
以单克隆抗体补作溶解法分离T4、T8细胞亚群,PCR检测65例各型乙肝患者T细胞亚群和PBMCs中的HBVDNA,结合细胞免疫功能改变探讨HBV侵犯免疫细胞对其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MCs中HBVDNA阳性24例(24/65,36.92%),不同类型乙肝患者阳性率差异较大;T4、T8、细胞亚群中HBVDNA阳性分别为16例和21例,HBVDNA阳性组IL2R表达明显降低,抑制细胞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提示HBV对T8细胞可能更具亲嗜性,HBV对免疫细胞的侵犯是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数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Percoll等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35例危重病患者CEC及常规进行血脂测定,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对危重病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与CEC数与血脂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危重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EC数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危重病组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EC数与TG、TC、LDL-C水平呈负相关(分别为TG:r=-0.396,P<0.05;TC:r=-0.672,P<0.05;LDL-C:r=-0.486,P<0.05)。危重病组APACHEⅡ评分与CEC数呈正相关(r=0.436,P<0.05),与TG、TC、LDL-C水平呈负相关(分别为TG:r=-0.372,P<0.05;TC:r=-0.425,P<0.05;LDL-C:r=-0.477,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脂水平下降,血脂值结合循环内皮细胞数可作为评估危重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