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9篇
综合类   162篇
水路运输   37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胆囊癌诊治方面已有60余年的历史,1956—2018年共收治3430例胆囊癌患者,其中手术治疗1941例,根治性手术703例.通过对比分析1956—2008年和2009—2018年的数据,胆囊癌根治性切除率由19.9%提升至48.3%.在预后方面,2004—2008年胆囊癌区域性根治术及扩大根...  相似文献   
82.
83.
本文报道胆囊摘除术后,胆管损伤用一次性输液胶管架桥引流一次成功,术后2年随访良好。该术式避免了胆肠吻合,保留了奥狄氏括约肌功能,手术创伤小简便安全,为这种损伤增加了一种新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84.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引人超声刀后,国内外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被证明是一个安全的手术,我院先后开展2例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一方面归功于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的相关健康教育,使患者进一步了解该手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归功于术前、术后的严格护理。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5.
对16例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胸骨及纵隔感染的患者,采用局部清除异物,分段冲洗引流,胸骨后正硅胶管,每日用生理盐水快速冲洗2次,然后局部点滴氯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哇,一般冲洗4d,感染控制,肉芽新鲜。对有胸骨裂开者,使用自制购骨固定器,效果良好。政认为:①合理安置冲洗管是治疗感染的关键。②对胸骨裂开者,应用自制胸骨固定器,既能固定胸骨,防止裂开加重,又能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NVB为主方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毒性及与疗效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本组 49例 ,男 1 8例 ,女 31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 2 5例 ,乳腺癌 2 0例 ,宫颈癌 3例 ,卵巢癌1例 ,用NVB为主方案化疗三周期。结果 CR 9例 ,PR 2 0例 ,有效率 59.2 %。主要毒性为白细胞下降 (96.6% )。分析诸多因素对疗效的影响发现 :既往化疗史及病程早晚对疗效有明显影响 (P <0 .0 5) ,癌细胞分化程度也影响疗效 ,但差异不明显 (P >0 .0 5)。结论 NVB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有较高疗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方法 分别采用经阴道超低位吻合、借用管状吻合器抵钉座吻合、借助支架管吻合等三种手术方法对 1 6例低位直肠癌进行保肛手术治疗。结果  1 6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术后肛门功能良好 ,复发率低。结论 有选择地对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88.
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定义为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甲状腺外浸润、高危亚型、气管或喉返神经浸润的PTMC。手术干预,如腺叶切除术或甲状腺全切除术,是PTMC的主要治疗方式。本研究纳入了124例接受甲状腺适形切除术的患者,其可获得不劣于腺叶切除术或甲状腺全切除术的远期肿瘤结果。该术式或可成为未来的PTMC诊疗的一部分,PTMC精准医疗需依赖基因检测、分子分型等技术早期识别淋巴结微浸润等高风险因素,实现生物学外科理念的整合。  相似文献   
89.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老年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年龄≥60岁)共24例,均在全麻、深低温停循环加双侧顺行脑灌注下行外科手术。根据病情采用相应术式,其中Bentall术3例;David术1例;部分弓置换+Bentall术3例;全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支架术+Bentall术12例;全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支架术+升主动脉置换5例;同期行冠脉搭桥术3例。结果 2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92.9±37.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20±28.72)min,脑灌注时间(36.2.±11.3)min,手术时间(544.8±91.2)min,术后近期死亡2例,1例死于肾功能不全、感染,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并发脑神经功能障碍2例,肾功能不全行CRRT治疗4例,3例术后脱离呼吸机困难,同时合并肺部感染需行气管切开,术后下肢功能障碍1例,低氧血症3例,切口感染2例。随访2~38个月,其中因心包积液再次入院治疗1例,不明原因猝死1例。结论手术治疗老年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全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支架置入是治疗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经典术式;根据病情选择恰当的外科处理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0.
《经济导报》2007,(1):60-69
在20世纪的后半叶,在各种情况下开发有效药物的研究范围发生了巨大的跨越。这些药物的问世已经毫无疑问地为挽救生命和减少疾病损失做出了重大贡献。不过,总的来说,这种进步的获得有赖于将注意力集中在大批已经被确诊的病人身上进行的临床试验。这种策略能确保即使试验药物不可能总是对每一个患者都起效,但至少对于患者的预期疗效而言还是安全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