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0篇
  免费   96篇
公路运输   630篇
综合类   767篇
水路运输   708篇
铁路运输   581篇
综合运输   7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05年9月22日23日,由铁道部运输局组织召开的铁路客运信息化专项规划研讨会在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部运输局有关部门、各铁路局客运处、铁科院电子所、北京交通大学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议对“客运营销辅助决策”和“客票系统”的目标.发展方向,组织和体系结构.内容和方法,相关技术和标准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有关规划需求建设和思路。会议由部运输局客运处副处长张振利主持。  相似文献   
32.
《铁道工程学报》2005,(2):i002-i002
第一条为了增强财政科技投入效果的透明度,规范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保证及时、准确和完整地统计科技成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宏观科技决策服务,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执行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含专项)产生的科技成果应当登记,非献策政投入产生的科技成果自愿登记,涉及国家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国家科技保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不按照本办法登记。第三条科学技术部管理指导全国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本部门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的必要性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最后提出制造企业实施物流外包决策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4.
对我国高速铁路钢轨维修作业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设计,就钢轨伤损情况,国外维修经验和我国科技人员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和讨论。结合京沪高速铁路等,强调打磨是减少钢轨维修工作量的有效措施。提出按校正性(修理性)打磨、保养性(轮廓性)打磨和预防性打磨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发生伤轨,必须打磨,且打磨次数较多;预防性打磨,宜5000~10000万吨运量打磨一次;打磨车在无伤区域工作速度可稍高,打磨宜浅(0.05mm)。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一种智能决策系统的结构设计,此设计以黑板体系为构架,通过内置的黑板结构、知识源结构及椎理控制策略为CGF提供一个简易、友好的智能决策系统。在决策推理决策中,由于不精确推理算法的使用,使得此智能决策系统决策快速而准确,满足了CGF智能决策的需求。  相似文献   
36.
U71Mn钢轨踏面剥离掉块缺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71Mn钢轨在铁路曲线线路外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钢轨踏面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剥离掉块缺陷。对产生缺陷的钢轨进行性能检验的结果表明:钢轨的化学成分和氢氧含量、拉伸性能、脱碳层、金相组织、非金属夹杂物和踏面硬度等均满足TB/T 2344-2012标准的要求,因此剥离掉块缺陷的产生与钢轨自身质量没有直接关系。对缺陷特征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出现在曲线线路外轨踏面工作边轨距角圆弧区域的剥离掉块是一种典型的滚动接触疲劳伤损,这主要是由于轮轨长期在此区域接触导致该区域接触应力过大所致。通过改善轮轨匹配关系使轮轨形成共形接触,合理进行预防性和校正性打磨,并严格执行钢轨分级使用规定,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钢轨剥离掉块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37.
顾建华 《铁道建筑》2013,(1):109-111
由于道岔与道岔衔接区域存在病害缺陷,造成高速动车组经过岔区时频频报警,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针对钢轨光带分布、顶面波磨及轮轨两点接触病害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打磨方式,改善了钢轨、道岔区段的轨道不平顺状态,提高动车过岔时的舒适度,从而根治严重晃车病害.实践表明:不同的线路,会由于通过列车型号、速度和载重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病害,所采取的打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采用不同打磨模式,以及局部打磨和整体打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打磨作业可以有针对性地消除钢轨道岔病害.  相似文献   
38.
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打磨技术体系由打磨软件统领,包括生产管理、磨床控制、打磨操作、激光测量、雕刻5个子系统技术。通过对打磨技术体系的研究,尤其是对五轴机床联动技术、数控机床、磨刀技术、模腔循环技术等打磨技术体系关键技术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建立自主的无砟轨道技术体系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必经之路。通过石武客专、京沪高速铁路的使用和验证,表明自主系统比国外系统有更强的适应性,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39.
回顾了苏州地铁1号线前期报建中对列车编组数的研究分析,提出应如何针对城市的具体情况,在总体规划、人口密度、车内乘客站立密度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比较,从而以科学合理的方法来确定地铁列车的编组数.  相似文献   
40.
高速铁路钢轨打磨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车辆的车轮型面设计钢轨的预打磨轨头廓面.按照该预打磨轨头廓面对钢轨进行预打磨,可有效改善轮轨的接触状态.给出了适用于不同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深度理论设计值以及适用于LMA和S1002G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轨头廓面.关于预打磨后的实际轨头廓面与预打磨设计廓面的误差,在轨距角部位应控制在-0.1~0.3 mm范围内.建议我国高速铁路的钢轨打磨周期为每30~50 Mt通过总重打磨1次,对于无砟轨道取上限,有砟轨道取下限;关于60kg·m-1钢轨的预打磨深度,在轨距角部位应达到0.8~1.5 mm,在主要轮轨接触部位应大于0.3 mm;钢轨打磨后的表面粗糙度应小于10μm;采用48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3~4遍,采用96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2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