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3篇
  免费   173篇
公路运输   1286篇
综合类   913篇
水路运输   551篇
铁路运输   503篇
综合运输   5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31.
介绍了自平衡法测试桩基承载力在南京新三汊河大桥中的应用,探讨了这种方法用于水中桥梁工程桩基础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2.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广州西南环高速公路上跨越珠江的丫髻沙特大桥为例,讨论了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阶段的稳定性和运营阶段的极限承载力。在分析过程中,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和构件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3.
钻孔桩承载力偏低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某大桥钻孔桩的施工工艺,静载试验,高应变试验和取芯检验等,分析了钻孔桩承载力偏低的原因,并提出了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4.
碳纤维布增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42  
用碳纤维布对16个足尺的钢筋混凝土梁作了增强处理,通过改变纤维布层数、配筋率等参数,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对于梁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的影响规律。试验证明:碳纤维布对于提高梁的抗弯承载力效果十分显著,同时它对于增强梁的抗弯刚度也有良好的作用。用弹塑性截面分析法、非线性有限元法计算了梁的承载力与挠度,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提出的截面分析法可用于计算碳纤维布增强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与挠度值。  相似文献   
135.
简要介绍了南海市民乐大桥在缺乏任何资料的情况下进行检测的方案和方法.根据该桥梁的现状调查、基本参数的检测、动静载试验的测试值,综合检测结果及理论计算分析,评定桥梁的承载能力、工作状况,确定桥梁的试验荷载等级和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6.
通过15根单调荷载和11根低周重复荷载作用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探讨了综合配筋指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对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与综合配筋指标,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与综合配筋指标的关系式,对受压区混凝土应力等效模式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两种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正藿面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7.
138.
张凯  刘旭锴  周燕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53-256,265,M0025,M0026
通过国内不同规范和文献的对比研究以及工程实例分析,建议以桩基地面水平位移达到6 mm的水平荷载作为桩基横轴向容许承载力,或者采用建筑桩基规范桩基水平承载力公式估算。考虑到软土地基桩土作用非线性的特点,引入了NL法对水平受荷桩内力和变形进行分析,建立了软土地基桩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精确分析方法;在相同的水平荷载作用下,采用m法计算的水平受荷桩变形值和内力值要比采用NL法计算的数值分别增大150%、15%左右,采用m法进行水平受荷桩设计时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139.
在双曲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参数双曲线模型,对桩的不完全静载荷试验P—S曲线进行了预测并获得了单桩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0.
现有公路桥梁承载力的分析和评定是当前工程界非常重视的问题,但是如何通过静、动载试验对桥梁现有的实际工作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对桥梁的挠度、抗裂性、刚度等方面进行准确的评定,还需要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