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5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828篇
综合类   234篇
水路运输   336篇
铁路运输   359篇
综合运输   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苏红宇 《船艇》2000,(9):27-32
从历史上看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曾经合二为一,但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两者逐渐分离。在海军技术中的战列舰、潜艇、舰炮和鱼雷等技术,以及雷达、导航观通设备与客、货船的设计、制造及设备上的差别越来越大。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成为完全独立的两个体系。但是进入本世纪以来,两次大战的爆发,以及随后的一系列各种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科研发展思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经济给高校科研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和难得机遇。采取措施,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人力资源素质,进行科研工作的市场化是当务之急。本针对高校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观念更新、制度建立、体制完善方面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05.
邵天骏 《水上消防》2000,(12):1-4,7
创新意识是船舶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创新意识的增强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一环。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确立技术创新的全局观念,扩大创新意识的辐射渠道,把企业的自主创造能力建立在国内外船舶市场的大环境中,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调整、加快技术进步步伐以及更好地赢得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对海事而言,只有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海事监管和公共服务水平,才能实现从海事大国向海事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7.
《时代汽车》2009,(5):44-45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保时捷首度发布了全新的Panamera车型。Ranamera是保时捷继911、Boxster/Cayman和Cayenne系列车型推出之后,又一款全新的系列车型。车型采用了5项以上的独特技术创新。除了在豪华车中全球首次采用双离合器变速箱以及首次搭配自动变速箱提供的起动/停止系统外,还包括可以按需为每个车轮弹簧提供额外充气量的全新自适应气动悬挂系统,以及在Panamera Turbo上首次装备多级可伸出后扰流板的主动空气动力学组件。  相似文献   
108.
CRH2型时速350km高速动车组由南车四方股份公司自主研发和设计制造。在该型动车组的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以大量理论研究、仿真计算、工程化设计和试验数据为支撑,进行多层面的创新研究,在转向架、车体、牵引系统、制动系统、减振降噪、旅客界面等方面实现技术升级,其综合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CRH2型时速350km高速动车组的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  相似文献   
109.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可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政策,其体现了技术创新,有利于科技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0.
中国铁路在既有线提速、高速铁路、装备现代化、高原铁路、重载铁路等方面实现重大跨越。从既有线提速、新建高速铁路、客运枢纽、高速列车及在建高速铁路等方面介绍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成就;从工程建造技术、动车组技术、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及系统集成与运营管理技术等方面阐述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成果;论述中国高速铁路通过大幅提高客运能力、释放既有线货运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对中国高速铁路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