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265篇
综合类   192篇
水路运输   185篇
铁路运输   152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同胚映射的理论,对拓朴变换的直观性进行解析处理,并对其拓扑变换的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和控制,根据两个简单曲面派生出复杂曲面,此方法可用于曲面、曲线设计。  相似文献   
52.
杨正文  陈志达 《中国水运》2009,(10):165-166
根据下坝村二组居民点高切坡的地质条件,通过对其变形模式的分析,采用赤平投影和极限平衡计算方法,得出边坡现状比较稳定,并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53.
Pushover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的近似计算方法,考虑了结构的弹塑性特性,以其概念简明、操作简便、能用图形方式直观地表达结构的抗震能力与需求等特点正逐渐受到重视和推广。本文主要介绍Pushover分析方法在桥梁抗震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4.
疲劳是钢材在重复荷载所引起的反复应力作用下,在材料传力途径有局部缺陷或疵点处逐渐形成裂纹并扩展到断裂的一种行为。由于桥梁应用材料科学理论发展的不完善、材料本身的缺陷、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质量问题、车辆超载等方方面面的原因,许多桥梁都发生了疲劳破坏。因此本文对钢桥疲劳验算采用的荷载及加载方式和疲劳分析方法作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5.
隧道施工计划的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施工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地层情况不甚明确。因而以指令工期为依据,按完成工程数量来制定隧道施工计划,常常带来许多弊病,本文运用现有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可行的隧道施工计划分析法来安排施工。  相似文献   
56.
前言 青藏铁路通车、全国铁路大提速等等这些铁路事业成就的产生.需要强大的理论和技术力量做后盾,从对铁路的修建进行可行性研究到动工修建铁路路线,每一步都必须做大量精细的工作.因为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项目的最终成败。其中,铁路路线的选址问题,是整个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选址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计划的可实施性。而沿线地质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等各种因素.都对铁路路线的选址起到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57.
本文概述了电子气体的种类、纯度以及其应用状况,综述了电子气体中几种常见杂质包括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水分的不同分析方法以及几种特殊杂质氟化氢和金属粒子的不同处理方法,文中详细说明了各种分析方法如:比色法、黄磷发光法、电化学法、传感器法、电解法、露点法的测定原理以及具体的分析步骤,另外针对近年来发展的几种新型分析方法色谱-质谱、色谱-红外光谱、色谱-原子光谱做了简单介绍,指出了电子气体分析方法的重要意义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8.
59.
文章介绍了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后,电气故障的查找与分析方法,对分析故障原因的状态分析法、图形分析法、单元分析法、回路分析法等方法以及故障点查找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对工程机械常见机械和电气设备故障的检查与排除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60.
为进一步提高安全带佩戴率,针对目前安全带佩戴提示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积分投影的安全带佩带识别方法.该方法在对采集到的乘员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灰度分配较为均匀图像的基础上,采用全局阚值分割法对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得到二值化图,再对二值化图像分别进行垂直和水平灰度积分投影,结合安全带几何特征的先验知识,得到安全带特征点的位置坐标,从而达到安全带佩戴识别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乘员安全带佩戴状况,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