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202篇
综合类   96篇
水路运输   38篇
铁路运输   87篇
综合运输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内蒙地区窑沟黄土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对施工过程中该隧道围岩变形的监控量测,了解隧道开挖过程中黄土隧道围岩变形的规律:拱部沉降的量值远大于净空收敛的量值,进而明确黄土隧道大变形的控制应以拱部沉降为主。运用有限元分析确定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控制隧道大变形的途径:初期支护的及时跟进能显著降低黄土隧道围岩的变形;桩处理隧道黄土地基可以有效地降低围岩变形;系统锚杆的施作对围岩变形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2.
李宝平  何晖  王睿 《铁道建筑》2011,(12):83-85
介绍了荼镇公路隧道左线施工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的判别依据和施工管理标准,并对初期支护各监测断面的围岩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为指导施工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软弱地层地铁折返线段施工方法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某地铁折返线建立FLAC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CRD法、CD法、无仰拱台阶法、有仰拱台阶法等不同的施工方法和不同的初期支护参数对地表位移、围岩应力、初期支护受力等的影响,并据此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4.
为研究盾构吊装对初期支护条件下矿山法隧道的变形影响,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三维数值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实际地层条件下及对隧道周边地层进行加固后,矿山法隧道在盾构吊装作业下的变形,得出盾构吊装对初期支护条件下矿山法隧道的变形影响较大,在原有地层直接进行盾构吊装施工存在一定施工风险,宜在对隧道周边地层进行加固后再盾构吊装施工。本文采用结构建模进行数值分析,所得结果为盾构整体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5.
基于流固耦合作用的海底隧道初期支护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青岛海底隧道试验段为工程背景,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对海底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表明:(1)注浆加固显著改善了洞周土体强度和整体性,塑性区范围得到有效控制;(2)注浆加固优化了支护结构的受力,随着加固圈厚度的增加,洞周位移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加固圈厚度对减小水压的贡献依次为:拱顶拱腰拱脚仰拱;(3)随着加固圈渗透系数的增大,洞周水压力随之增大;(4)在流固耦合作用下,仰拱处的土压力远大于其他部位;(5)现行支护参数条件下,海底隧道初期支护结构满足安全性要求,现场实测与数值计算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6.
<正>1高风险北京地下直径线是北京铁路枢纽改建工程,被北京市政府列为"最难、风险最大的在建地下工程",成为北京地区第1个进行全线风险评估的地下工程。与既有地铁2号线南段平行运行,近距离穿越地铁4号线宣武门站,上跨地铁5号  相似文献   
107.
李刚  沙延飞  曹志 《北方交通》2007,(6):163-163,22
新奥法的主导思想,是把隧道的围岩和初期支护结构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受力体糸,承受压力。这种受力体系,主要是通过锚杆把坑道周围的岩体(简称围岩)拉住,与初期支护一起受力。根据新奥法的原理,浅谈我们在日常的监理检查工作中,应该抓住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08.
新奥法的主要承载结构是初期支护,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才进行二次衬砌,因此是二次衬砌的基础.通过对隧道初期支护沉降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针对该段不均匀沉降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9.
文章对杭徽高速公路昱岭关隧道左洞进口段初期支护大面积下沉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处理方案进行比较研究,选定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处理方案,顺利地处理了初期支护大面积下沉问题,对同类问题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0.
郑西客运专线张茅隧道黄土段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存在开挖困难、初期支护沉降大、基底软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施工安全、质量和运营安全.在动态设计中开展轻型动力触探、初期支护沉降对比、现场激振试验等,提出"快速封闭、集中引排、喷层早强、保护基底"的施工阶段防排水及基础施工原则.通过激振试验激振 230×10<'4>次后,仰拱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