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8篇
  免费   497篇
公路运输   4744篇
综合类   3325篇
水路运输   3192篇
铁路运输   1752篇
综合运输   312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444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532篇
  2020年   378篇
  2019年   380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386篇
  2014年   648篇
  2013年   658篇
  2012年   674篇
  2011年   768篇
  2010年   753篇
  2009年   786篇
  2008年   742篇
  2007年   627篇
  2006年   545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466篇
  2003年   530篇
  2002年   374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6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钳夹车钳形梁及车耳结构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葆栓 《铁道车辆》1998,36(4):23-26
根据钳夹车运用经验,建立了380t钳夹车钳形梁结构分析模型,对钳形梁的边界约束条件和载荷工况进行综合分析,处理,给出了钳形梁及车耳的结构强度和应力分布,并与车耳模型模拟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和分析的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992.
一、历史回顾及现状烟台港客运总公司信息化建设始于1989年。从单机开始,首先实行了工资上机,接着采用了单板机控制售票,这在全国港口中是首创,提高了售票效率,减轻了售票员工作强度,方便了售票结算。1992年,该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在网上建立了货运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随后又  相似文献   
993.
彭江丰  汤万英 《船舶》1998,(6):29-31
本文概要介绍了多级门架的设计。由于单级门架受到使用环境的限制,因此我们研制设计了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满足环境条件的多级式门架,这在我国也是首次设计。  相似文献   
994.
通过以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实例,在水泥的选择和灌注时间方面,简要分析违反施工规范作业对灌注的水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主要论述了喷射混凝土材料方面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96.
997.
针对沥青路面的水损害,本文从空隙率、石料质量、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力等方面分析了病因影响;提出了从改善级配、调整厚度、提高压实度、添加抗剥落剂(水泥、消石灰)等方面采取技术措施,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既有理论性,也有实践性。  相似文献   
998.
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是影响路面开裂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骨架结构SMA-16及密实悬浮结构AC-13、AC-20沥青混合料进行抗拉强度和低温抗裂性能测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骨架结构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和低温抗裂性能明显优于密实悬浮结构类型的混合料;对于同类密实悬浮结构的沥青混合料,随着粒径的增大,其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呈现降低现象。  相似文献   
999.
对门板的校正应使其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门板上的凹坑同样要求不加热.采用千斤顶、平头锤或木棰及垫块等工具使之校正。校正时用垫块顶住凹坑下凹的一面.同时用平头锤敲击凸起的一面。校正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钢板被拉长。如果钢板拉长或所用垫块不合适,可能会在门板上留下一些敲击的锤印。锤印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它们降低了门板的强度,而且门板的形状也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结合某高速白改黑改造工程试验段采用的目前国内主流的几种抗反裂方法进行的室内直道试验以及工程经济分析对比,探讨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时采用橡胶沥青封层(SAMI)、Strata应力吸收层、聚酯玻纤布应力吸收层及MJ-超薄阻裂贴应力吸收层的动力学性能及工程造价的差别,研究结果综合表明采用MJ-阻裂贴作为加铺应力吸收层性价比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