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5篇
  免费   329篇
公路运输   2943篇
综合类   1953篇
水路运输   1167篇
铁路运输   670篇
综合运输   281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1材料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保证1·1集料的破碎面与粘附性集料的破碎面因现在已不再采用卵石,因此一般不成问题。而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选材时应进行试验保证达到5级。保证在雨水或荷载作用变形小,增强抗车辙能力。1·2集料的针片状由于热拌式沥青混凝土时采用碾压成型,由于细  相似文献   
942.
本文以路基,路面弯沉值检测数据的计算为例,介绍了Microsoft Excel在公路工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3.
944.
二灰碎石抗裂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二灰碎石混合料应用于半刚性基层普遍出现的抗裂性能差、易出现反射裂缝,而现行标准中对此并没有相应的评价指标问题,在室内研究中运用间断、折断与连续级配以及k法等4种不同方法,设计了10种不同类型的二灰碎石混合料方案.在分析试验方案中各混合料的不同龄期、模量、干缩及温缩性能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不同级配类型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抗裂性能.最终提出了具有最佳抗裂性的二灰碎石混合料及相应的抗裂评价指标,即抗裂系数,并且通过两条试验路的成功铺筑验证了室内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45.
浅谈路基检测新技术的两点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基检测技术中自动弯沉仪和落锤式弯沉仪的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946.
简述了交通部1991年修订《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科技课题中“修订容许弯沉值研究”分题的调查及研究方法,提出了适合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容许弯沉值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47.
针对欠驱动船舶的曲线航迹跟踪问题,首先采用自抗扰控制技术,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实时估计和补偿系统的内部和外界扰动,将非线性快速终端滑模引入误差反馈控制环节,并采用幂指数趋近律,设计出快速终端滑模-自抗扰控制律,提高系统的收敛速度和误差跟踪精度,减小系统的抖振;然后对野本船舶模型简化变形,构造降维方程,将航迹跟踪问题转化为航向镇定问题.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能够实现船舶对期望曲线航迹的快速、精确跟踪,具有良好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48.
基于层状弹性体系理论,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沥青路面基层弹性模量。通过构建路表弯沉盆与沥青路面基层参数之间的数据库,建立了BP人工神经网络反算基层弹性模量预测模型。由理论弯沉盆作为已知输入参数进行反算时,基层弹性模量的反算值与理论值相对误差在8%左右;由实测弯沉盆作为已知输入参数进行反算时,计算弯沉盆与标准化实测弯沉盆的拟合均方差RMSE为4.49%。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层状弹性体系理论,建立的BP人工神经网络反算沥青路面基层弹性模量模型,可满足实践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949.
盾构区间联络通道融沉注浆施工对盾构管片隆沉有明显影响,就融沉注浆施工导致的三种注浆效果导致的管片隆沉监测进行阐述和数据分析,可为联络通道融沉注浆信息化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0.
人行天桥作为一种重要的道路基础设施,正在越来越多地被使用。现有桥梁评价模型的研究均集中在普通车行桥梁,缺乏对人行天桥评价模型的研究。现通过对上海市五十多座人行天桥的现场调研,并对人行天桥和普通车行桥梁的构件划分做了详细的对比,然后确定了人行天桥的构件划分。人行天桥主要是供行人通过的,因此确定人行天桥的损坏类型时,人行天桥的抗滑性能不容忽视。通过将现有的对普通车行桥梁的评价模型应用于上海市五十多座人行天桥后发现,现有针对普通车行桥梁的各种评价方法在处理多墩或多跨结构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通过现场评分实验与分析-标定法相结合确定了适合人行天桥多墩或多跨的计算方法,并确定了人行天桥各部位的权重。以上海市区一座典型的人行天桥为例,用本文的人行天桥技术状况评价模型,对其进行技术状况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