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44篇 |
免费 | 11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868篇 |
综合类 | 465篇 |
水路运输 | 233篇 |
铁路运输 | 308篇 |
综合运输 | 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82篇 |
2021年 | 125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75篇 |
2014年 | 106篇 |
2013年 | 126篇 |
2012年 | 111篇 |
2011年 | 126篇 |
2010年 | 117篇 |
2009年 | 113篇 |
2008年 | 107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以乌鲁木齐市北站路(八钢公路-机场高速)建设工程为工程背景,采用延性抗震设计方法,对高烈度区大跨连续梁结构在E1地震作用下采用反应谱分析,在E2地震作用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以Midas Civil 2019(v2.2)软件为工具,进行地震反应分析与验算,对该类桥梁的延性抗震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2.
为了研究一般跨径城市桥梁在8度地震区的抗震设计方法,文章以具体工程为例,采用规范推荐的参数和公式,拟合出场地在E1和E2作用下水平地震动反应谱;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对规范推荐的延性抗震体系和减隔震体系做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标明:两种抗震体系均能满足相关规范的设计要求;但是减隔震体系在设计阶段造价更低,震后修复费用也较小,在经济性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3.
鉴于大跨度悬索桥抗震性能研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南京仙新路特大跨度悬索桥为例,阐述悬索桥抗震性能研究的全过程,并分析行波效应对该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桥的第一阶振型周期超过25.0 s,在常规体系E2地震下,桥塔及其基础保持弹性,但中央扣受拉破坏,从而使主梁位移过大;采用将中央扣作为牺牲构件,同时在塔梁间设置液压粘滞阻尼器的纵向减震体系后,能显著减小塔上支座、梁端的纵向位移以及主引桥相对位移,同时能小幅度减小塔底和承台底地震内力;行波效应对减震体系关键位置的地震内力和地震位移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4.
地下水池通常存在于大型的地下污水厂、城市雨污水泵站、调蓄池等工程中。然而地下水池结构的抗震分析存在一系列难题,如设计理论的选取、流体作用力分析、构造措施的设计、设缝形式的影响等。介绍了常用的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对地下水池结构存在的问题和抗震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通过一系列案例提出了设计中的注意点,可供相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5.
176.
为了解决抗震支座弯矩受到行人不确定激励载荷影响,出现参量获取不全面的现象,导致支座抗震效果不佳这一问题,进行了行人激励载荷下大跨径异形天桥抗震支座设计研究。首先,考虑到行人对桥梁激励的不确定性,设置了多种载荷激励类型,并提出利用区间过程法来描述桥上行人的不确定激励,使用自相关系数函数分析在行人激励载荷作用下的桥梁非随机振动情况;其次,利用有限元软件中的单元构造了抗震支座模型,并对桥梁位移、桥墩弯矩、桩基弯矩进行数值模拟;最后,将支座参量数值模拟结果代入有限元模型中,设计出一种双曲面球抗震支座结构。结果表明,设计的支座在慢跑、快跑情况下纵向弯矩与实际数据之间的最大误差分别为25 k N·m、250 k N·m,横向弯矩与实际数据一致,说明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设计的支座能够起到良好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77.
高烈度地震区大跨连续刚构桥箱梁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弯曲变形,产生较大弯矩和剪力,对箱梁抗裂及承载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为减小连续刚构桥箱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以(90+190+228+123+60)m刚构+连续梁协作体系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模,对主墩墩型和支座类型的影响进行抗震分析并提出减震措施。研究结果表明:①主墩采用双薄壁墩比独柱式空心薄壁墩对箱梁抗震有利;②在辅助墩、交界墩或桥台处设置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可以减小箱梁和主墩受力;③在主桥梁端纵桥向设置粘滞阻尼器可以显著降低箱梁和主墩的弯矩;④组合使用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粘滞阻尼器减震措施,可以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显著提升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78.
基于性能设计的城市桥梁是世界未来工程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基于性能的城市桥梁抗震理念和方法是世界桥梁抗震设计技术发展的趋势。阐述了基于性能设计的内涵,介绍了国内外基于性能的城市桥梁抗震设计发展的新趋势,对我国该领城的不足和努力方向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9.
松原天河大桥主桥为空间主缆组合梁自锚式悬索桥,北汊桥主跨为266 m。详细介绍了桥梁的建设条件、方案构思、桥型总体设计和具体结构设计,并针对主缆矢跨比、空间缆索索夹定位、结构抗震性能等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论证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0.
主震之后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余震,余震对结构的影响可能大于主震。文章以钢筋混凝土桥墩为研究对象,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纤维单元有限元模型,以实际记录的主余震地震波进行主震、主-余震非线性时程分析,对阻尼比分别为0.03、0.05、0.07、0.09、0.11的桥墩进行滞回曲线、最大位移、耗能及残余位移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阻尼比的增加,墩柱的自由衰减逐渐加快,桥墩在地震过后自由衰减是围绕损伤桥墩静平衡位置发生的,余震引起桥墩的位移需求均大于主震;阻尼比的增大不仅有利于改善桥墩抵抗主震的能力,对于抵抗余震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然而,主震、主余震作用下墩柱对于剪力的需求基本不变。桥墩滞回曲线的耗能随阻尼比的增加逐渐减小,主余震作用下桥墩的耗能大约为主震的一倍,对于耗能能力差的结构,余震的影响可能更大,余震引起的损伤主要是通过滞回耗能增加了桥墩的损伤。桥墩在主余震作用下残余位移均相差不大,余震不仅可以增加桥墩的残余位移,也可能存在反方向地震力而使桥墩残余位移减小。工程中可以通过增加阻尼器来增强桥墩抵御余震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