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4篇
  免费   108篇
公路运输   743篇
综合类   430篇
水路运输   133篇
铁路运输   274篇
综合运输   7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以商合杭客运专线颍上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对双弧型横向钢阻尼装置的应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弧型横向钢阻尼装置具有较好的滞回特性,应用双弧型横向钢阻尼装置可以降低桥梁横桥向1阶频率,减小桥梁横向地震力,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但并未改变桥梁的振型特征.  相似文献   
182.
在防灾、减灾的研究中,重要的一环是生命线工程的防灾、减灾研究,其中特别是交通线上的枢纽工程-桥梁.近20年,由于地震震害的教训,使各国的学者、工程师对桥梁抗震的设计及研究十分重视,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取得很多成果.本文仅对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8度地震烈度区涉及桥梁抗震计算及旧桥桥梁抗震加固方面的一些内容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83.
184.
185.
通过介绍反应谱基本理论和组合方法,应用通用有限元程序,对设计中的茅草街大桥钢管砼拱桥设计方案进行了反应谱抗震性能分析与研究。其主要方法结论对该大桥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6.
软弱地基上的重力式桥墩,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有可能会发生桥墩基础提离现象,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上部结构恢复璃模式取为理想弹塑性模型,下部地基土采用有试验支持的无拉力Winkler弹塑性固结模型,分析了非线性地基土与非线性重力式桥墩相互作用体系下的地震反应,并对一重力式桥墩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天然浅基础上的重力式矮墩,地基的破坏有可能先于桥墩的破坏,在进行桥梁抗震设计时,考虑土与桥墩的共同作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7.
铁路曲线梁桥抗震设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在文中利用时程分析方法对铁路曲线梁桥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考虑了连续曲线梁桥和连续曲线刚构桥两种桥型,地震波采用人造地震波,考虑了一维地震和多维地震动输入,另外还考虑了地震动输入方向对曲线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并对铁路曲线梁桥抗震设计进行了探讨,得到了实际应用价值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88.
粘滞阻尼器和Lock-up装置在连续梁桥抗震中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逐渐在一些桥梁结构中使用了可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减隔震装置,如隔震支座、阻尼器(地震响应校正装置)等。对应用较广的粘滞阻尼器和Lock-up装置的工作机理进行了介绍,对其在连续梁桥抗震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际桥例探讨了两种装置对连续梁桥抗震性能改进的有效性,并对其实用的局限性也进行了分析。研究的结果可供桥梁工程设计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9.
将能力谱方法应用于桥墩横向和纵向抗震性能的分析,研究在特定场地条件下不同地震烈度对桥梁抗震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烈度越大,其抗震需求越大,性能点的位移也逐渐增大,总体趋势是地震反应由弹性进入塑性.  相似文献   
190.
中国传统古建筑木结构有着优异的抗震性能。将从抗震概念设计的角度,分别从建筑体型,结构体系,材料和连接,以及基础等五个方面来阐述其抗震机理。古建筑木结构的"刚柔并济,强柱弱梁,延性连接,耗能减震"等抗震概念为现代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了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