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4篇
  免费   109篇
公路运输   753篇
综合类   430篇
水路运输   133篇
铁路运输   281篇
综合运输   7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阐述了现行路线抗震重要度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影响路线抗震重要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节点的经济重要度(即路段经济重要度)、区域地震烈度、路线技术等级、路线行政等级及交通流量等因素,并采用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路线抗震重要度具体数值.对如何分析计算路网中每条路线的抗震重要度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尝试。最后结合某省部分路线进行了实例应用,指出了此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以一座独塔双索面斜拉桥为倒,通过对斜拉桥纵向抗震分析的全过程作一阐述,并针对地震反应过大的特点而提出的采用粘滞阻尼嚣对该桥进行消能减震设计的方案,经减震效果验证,能较大幅度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可供其他类型桥梁的抗震分析及减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3.
为提高沉管隧道接头的抗震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减震装置,完成了有无减震装置2组1/4大比例尺的接头剪力键模型往复加载拟静力对比试验.通过试验揭示了沉管隧道接头剪力键模型在水平循环荷载下的力学行为及抗震性能,并验证了新型减震装置在沉管隧道接头减震中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无减震模型在循环剪切荷载下,凹槽端部率先出现裂缝,随后剪力键端部开始出现裂缝,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大,剪力键出现较大塑性变形后失效;减震模型在循环剪切荷载下减震装置先出现局部屈曲,随后剪力键出现剪切破坏,减震装置可延迟剪力键的开裂时间;与无减震模型相比,减震模型在输入相同的加载位移时,其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峰值荷载及破坏荷载分别提高了45.2%、37.33%、26.8%和29.2%;减震装置对模型初始刚度影响相对较小,且能满足规范限定的接头容许位移;单圈滞回耗能最大可提高55.1%,累积滞回耗能提高了31.9%,该减震装置可较好地提高剪力键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4.
《水道港口》2017,(5):509-516
桩基-重力式码头结构作为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开敞式深水码头结构型式,能够结合桩基结构和沉箱结构的优点,规避两者的缺点与不足。采用无限元与有限元相耦合的方法,充分考虑材料的塑性损伤,对桩基-重力式靠船墩结构抗震特性进行研究,探索结构的薄弱区域、破坏机理和能量耗散规律。结果表明,结构敏感的动力荷载频率范围集中在2 Hz附近;地震波的入射方向对结构的地震响应存在一定影响;桩基与墩台连接部位较桩基与沉箱连接部位更易遭到破坏;通过损伤耗散确定结构的破坏方式为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45.
李鑫 《山西交通科技》2022,(6):39-42+46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某锚索抗滑桩加固的边坡进行了模拟,分别对地震前后边坡的稳定性、坡面位移以及抗滑桩的弯矩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锚索抗滑桩有利于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系数在0~3 s内下降最快,之后渐缓趋于稳定,且边坡的稳定性最低点并非地震加速度峰值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锚索抗滑桩的坡面水平位移会在抗滑桩顶部出现拐点,抗滑桩桩身弯矩位于桩身6~11 m处。  相似文献   
46.
杨得旺 《铁道建筑》2022,(12):129-133
以一座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混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弹性约束体系及设计参数取值方法,从动力特性、桥墩剪力、墩顶位移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弹性约束体系、连续约束体系的地震响应,探究弹性约束体系纵向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与连续约束体系相比,弹性约束体系显著延长了桥梁结构自振周期,且多个主墩协同受力;弹性约束体系有效减小了桥墩纵向剪力和墩顶水平位移,设计、罕遇地震工况下桥墩纵向剪力减震率分别为61.26%、40.56%;罕遇地震工况下,弹性约束多功能支座位移达到弹性位移设计值,纵向水平力由纵向限位装置、弹性约束装置共同承担。弹性约束体系具有良好的纵向减震性能,设计地震、罕遇地震工况下桥墩纵向剪力平均减震率分别为60%、43%。  相似文献   
47.
以某高速公路温河大桥主桥(65+2×120+6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为研究对象,采取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抗震计算,对其进行了自振特性、反应谱分析。计算表明,桥梁振动以纵向和横向振动为主,在E1、E2作用下桥墩墩底及基础桩顶均能满足抗弯要求。  相似文献   
48.
从几个方面对路基边坡抗震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9.
法德边境莱茵河桥是一座大跨径的混凝土连续梁桥,与中国同类桥梁相比,该桥在设计与施工方面有许多特色.该桥下部结构的承台模板以盒状预制混凝土薄壳形式浮运就位;上部结构的主跨梁高变化平缓使刚度较均匀,平台状加腋有效地为纵向预应力钢筋布置提供空间,变高度连续梁采用斜腹板形式,使用了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并采用两种稠度的混凝土分层浇筑.  相似文献   
50.
我国的中小跨径桥梁普遍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并在横向设置抗震挡块,但现行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挡块的设置方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为了探寻一种对桥梁下部结构抗震有利的挡块设置方式,该文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考虑横向抗震挡块与上部结构的碰撞效应,研究两跨30m连续梁中横向抗震挡块对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挡块和上部结构之间初始间隙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最终,从保护桥梁下部结构并能防止落梁的角度出发,提出一条抗震设计思路,为横向抗震挡块的合理设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