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9篇
  免费   108篇
公路运输   739篇
综合类   430篇
水路运输   133篇
铁路运输   274篇
综合运输   7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工作分解结构(WBS)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目前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的现状,把WBS应用到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结合实例具体分析了WBS,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推广项目管理工具WBS在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中的应用,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节省项目建设时间与项目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52.
在阐述了现行路线抗震重要度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影响路线抗震重要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节点的经济重要度(即路段经济重要度)、区域地震烈度、路线技术等级、路线行政等级及交通流量等因素,并采用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路线抗震重要度具体数值.对如何分析计算路网中每条路线的抗震重要度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尝试。最后结合某省部分路线进行了实例应用,指出了此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李桂林 《中国水运》2009,(2):215-217
本文介绍了pushover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于桥梁墩柱抗震性能评价的计算过程。同时对水平荷载分布模式进行比较探讨,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线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变加速度侧向力荷载分布模式。以某城市高架桥桥墩为例进行pushover方法分析,将变加速度侧向力荷载分布模式所得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和传统侧向力荷载分布模式所得曲线及对应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比较,检验该侧向力荷载分布模式的pushover方法应用于桥墩抗震性能评价时的准确性。并将失效准则引入pushover方法中,来评价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结构的能力位移。  相似文献   
54.
以一座独塔双索面斜拉桥为倒,通过对斜拉桥纵向抗震分析的全过程作一阐述,并针对地震反应过大的特点而提出的采用粘滞阻尼嚣对该桥进行消能减震设计的方案,经减震效果验证,能较大幅度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可供其他类型桥梁的抗震分析及减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5.
为提高沉管隧道接头的抗震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减震装置,完成了有无减震装置2组1/4大比例尺的接头剪力键模型往复加载拟静力对比试验.通过试验揭示了沉管隧道接头剪力键模型在水平循环荷载下的力学行为及抗震性能,并验证了新型减震装置在沉管隧道接头减震中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无减震模型在循环剪切荷载下,凹槽端部率先出现裂缝,随后剪力键端部开始出现裂缝,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大,剪力键出现较大塑性变形后失效;减震模型在循环剪切荷载下减震装置先出现局部屈曲,随后剪力键出现剪切破坏,减震装置可延迟剪力键的开裂时间;与无减震模型相比,减震模型在输入相同的加载位移时,其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峰值荷载及破坏荷载分别提高了45.2%、37.33%、26.8%和29.2%;减震装置对模型初始刚度影响相对较小,且能满足规范限定的接头容许位移;单圈滞回耗能最大可提高55.1%,累积滞回耗能提高了31.9%,该减震装置可较好地提高剪力键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6.
李鑫 《山西交通科技》2022,(6):39-42+46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某锚索抗滑桩加固的边坡进行了模拟,分别对地震前后边坡的稳定性、坡面位移以及抗滑桩的弯矩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锚索抗滑桩有利于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系数在0~3 s内下降最快,之后渐缓趋于稳定,且边坡的稳定性最低点并非地震加速度峰值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锚索抗滑桩的坡面水平位移会在抗滑桩顶部出现拐点,抗滑桩桩身弯矩位于桩身6~11 m处。  相似文献   
57.
以某高速公路温河大桥主桥(65+2×120+6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为研究对象,采取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抗震计算,对其进行了自振特性、反应谱分析。计算表明,桥梁振动以纵向和横向振动为主,在E1、E2作用下桥墩墩底及基础桩顶均能满足抗弯要求。  相似文献   
58.
从几个方面对路基边坡抗震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9.
法德边境莱茵河桥是一座大跨径的混凝土连续梁桥,与中国同类桥梁相比,该桥在设计与施工方面有许多特色.该桥下部结构的承台模板以盒状预制混凝土薄壳形式浮运就位;上部结构的主跨梁高变化平缓使刚度较均匀,平台状加腋有效地为纵向预应力钢筋布置提供空间,变高度连续梁采用斜腹板形式,使用了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并采用两种稠度的混凝土分层浇筑.  相似文献   
60.
我国的中小跨径桥梁普遍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并在横向设置抗震挡块,但现行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挡块的设置方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为了探寻一种对桥梁下部结构抗震有利的挡块设置方式,该文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考虑横向抗震挡块与上部结构的碰撞效应,研究两跨30m连续梁中横向抗震挡块对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挡块和上部结构之间初始间隙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最终,从保护桥梁下部结构并能防止落梁的角度出发,提出一条抗震设计思路,为横向抗震挡块的合理设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