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76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52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连续刚构桥长悬臂施工状态结构具有大、轻、柔的特点,阻尼下降,因而对风的作用十分敏感,风致振动对结构影响较大。在研究国内外连续刚构长悬臂状态下抗风临时措施应用基础上,针对某海峡大桥长悬臂施工状态提出五种抗风临时措施,建立有限元模型比较不同措施下风槽钢连接的措施能最大程度降低结构响应,大大提高结构抗风性能,这对连续刚构长悬臂施工状态风振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2.
33.
以云南某超高墩的连续刚构桥梁为例,基于各设计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其抗风计算方法及相应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措施,可为同类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葫芦口金沙江大桥的吊装施工与抗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葫芦口金沙江大桥的缆索吊装施工工艺和合龙过程,另外还介绍了施工中采取的抗风措施(该桥处于季风强劲区域),可为在类似条件下建设大跨度拱桥借鉴.  相似文献   
35.
日本明石海峡大桥的抗风设计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略介始了结构物在风力作用下产生静、动态反应时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摘要介绍了目前世界最大跨径悬索桥(L=1900m)-日本明石海峡大桥的抗风设计程序,基本风速及设计风速的计算,对风的变化特性、攻角、风的静力设计、抗风验算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明石海峡桥在施工期间的基本风速进行了演算。  相似文献   
36.
结合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运用二次开发的ANSYS软件,建立东海某大跨径悬索桥无抗风缆猫道的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由有效风攻角和有效风速构成的静风荷载非线性和猫道几何非线性的双重影响,采用增量双重迭代搜索法进行猫道静风失稳的全过程以及静风荷载非线性、横向天桥间距和刚度、初始风攻角、猫道矢跨比、水平拉索对猫道静风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跨径猫道的失稳形态主要为空间弯扭耦合失稳,扭转变形对猫道的静风失稳有明显影响,升力和扭转力矩是猫道失稳的关键因素;大跨径猫道的静风稳定计算必须同时考虑由有效风攻角和有效风速影响的静风荷载非线性和猫道的几何非线性,不计入猫道结构变形的影响,会高估猫道的抗静风稳定能力;适当减小横向天桥的间距和增大其刚度可以提高猫道的静风失稳临界风速;随着初始风攻角和猫道矢跨比的增大,猫道的静风稳定性有所下降;设置水平拉索会降低猫道静风失稳临界风速.  相似文献   
37.
大跨度中承式双肢钢箱系杆提篮拱桥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宁波东外环明州大桥总体布置及各部分结构特点,针对边跨及中跨拱肋和加劲梁的多个安装方案进行比选,并对结构抗风等几个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8.
基于高墩连续刚构桥的特点,以内蒙古黑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阵风荷载对该桥施工阶段的典型工况进行了抗风分析,并在最大悬臂施工阶段,对风荷载作用下的桥墩进行了P-△效应(重力二阶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施工阶段全桥应力满足混凝土结构强度要求,箱梁和桥墩的侧向位移在最大悬臂阶段较大,最大悬臂阶段为最不利抗风状态,施工过程整体抗风性能良好,桥墩P-△效应会增加桥墩顶部侧向位移和桥墩底部拉压应力,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9.
基于高墩连续刚构桥的特点,以内蒙古黑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阵风荷载对该桥施工阶段的典型工况进行了抗风分析,并在最大悬臂施工阶段,对风荷载作用下的桥墩进行了P-Δ效应(重力二阶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施工阶段全桥应力满足混凝土结构强度要求,箱梁和桥墩的侧向位移在最大悬臂阶段较大,最大悬臂阶段为最不利抗风状态,施工过程整体抗风性能良好,桥墩P-Δ效应会增加桥墩顶部侧向位移和桥墩底部拉压应力,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0.
陈策 《公路》2008,(4):74-77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采用三塔两跨悬索桥方案,因为桥梁结构轻柔,大桥抗风问题一直是桥梁设计者们所关注的重点。本文针对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在抗风设计方面的难点与特点,根据泰州大桥桥区的风观测成果,探讨了桥区的风场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桥区的设计风速,研究了三塔悬索桥的抗风性能,包括三塔悬索桥的动力特性、加劲梁断面的静力稳定性、颤振稳定性以及涡激共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