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8篇
  免费   106篇
公路运输   1040篇
综合类   646篇
水路运输   556篇
铁路运输   404篇
综合运输   1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852.
以船用国产6135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使用AVLBOOST软件建立柴油机模型,添加选择性催化还原仿真装置,研究催化器的长度、体积、孔密度等结构参数对柴油机尾气脱硝率、尾气压降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随着SCR催化器长度的增加,尾气脱硝率和尾气压降同时升高;随着催化器体积的增大,尾气脱硝率逐渐提高而排气压降减少;随着催化器孔密度的增加,尾气脱硝率和尾气压降均上升。  相似文献   
853.
依托京台高速德州至齐河段改扩建工程管桩处治软土实例,通过在管桩不同深度、不同径向距离处埋设孔隙水压力计,对黄河冲积平原区管桩沉桩过程中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时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管桩沉桩过程中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是影响桩基承载力的重要因素。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率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减小规律,随水平距离增加呈指数形式衰减规律,其有效影响范围约为9倍桩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上升主要体现在桩体贯入的中前期,后期随沉桩速率减小到3 m/min时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54.
《铁道技术监督》2007,35(12):44-46
现将2007年11月份超偏载检测装置运用管理和检测情况通报如下: 1基本情况 1.1济南、武汉、上海铁路局设备运用状况良好,信息上传率、匹配率等六项指标综合排名居前列,济南、武汉铁路局进步显著,给予通报表扬。具体考核排名情况见附表1。  相似文献   
855.
根据试验结果介绍了预加应力不足梁下挠开裂后的力学特性。内容包括加载和卸载时的力学特性,缩短跨径对挠度和裂纹宽度的影响,同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为类似预应力梁的加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6.
钱铮 《驾驶园》2007,(11):91
在日本,即便东京这样的大城市里,最繁忙的主干道也不过是双向6车道,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国道多为双向4车道.不仅道路不宽,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也不多见,行人通常可直接穿越马路.尽管如此,日本的道路通畅率很高,其中的奥秘在于交通需求管理.  相似文献   
857.
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建立了某动力总成悬置系统6自由度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线性模态提取的方法,结合某发动机实际,以力传递率最小为目标函数,悬置刚度值作为设计变量,在强迫激励下,利用二次序列规划法SQP(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进行优化,针对对隔振影响较大的参数进行调整,最终提出悬置刚度设计方案,达到了使传递力有效值降低30%左右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58.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长期下挠问题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近年来,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下挠现象日益威胁结构安全,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仍然没有完全明确。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预应力效应、箱梁开裂的影响、现有计算与防治手段等方面,对国内外在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下挠问题上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综合评价分析;对导致下挠问题的主要成因与研究难点在机理上进行了解释。最后,对桥梁设计计算、桥梁混凝土施工及箱梁下挠的防治技术进行论述,并对开展控制结构长期下挠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59.
阐述了车厢长度为9.5m的手动翼开车顶幅纵梁产生的下挠变形对整个车厢的影响。经过对顶幅纵粱结构的分析,使用Q345(16Mn)材料替换Q235材料,利用氧-乙炔焰把顶纵粱预先反变形(制造上挠),以抵消下挠,并且在焊接时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和焊接工艺,从而保证了顶幅纵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60.
参数选取对探地雷达厚度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探地雷达应用条件进行了探讨,对近年来探地雷达技术发展及新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详细分析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结构,进而指出探地雷达的局限性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