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3篇
  免费   133篇
公路运输   3144篇
综合类   1178篇
水路运输   726篇
铁路运输   815篇
综合运输   6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CRH_2型动车组轴箱轴承常见表面损伤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 km级CRH_2型动车组在进行首轮四级检修时发现的轴承表面损伤的种类,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82.
岩溶地质构造在我国广泛分布,岩溶地质构造给地下工程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对岩溶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损伤理论与尖点突变理论,建立岩溶体顶部弯剪破坏与边墙屈曲破坏两种力学模型。针对层状围岩推导出基于顶部弯剪破坏模式的临界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并通过对某岩溶区段地铁区间隧道运行期间的稳定性分析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3.
动车铝合金车体焊接接头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车铝合金车体焊接接头疲劳寿命对加载顺序比较敏感,而传统的Miner法无法考虑载荷加载顺序。本文在损伤曲线法的基础上,提出非线性累积损伤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及参数拟合算法,给出平均应力情况下使用此模型的扩展算式,并对铝合金焊接的对接接头、角接接头进行两级加载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模型计算误差小于10%,比传统的Miner模型有更高的精确度,说明这一模型可用于铝合金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计算。  相似文献   
84.
0引言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方式特殊、无备用设备,列车高速运行时,其工作状态更加复杂,高速铁路对弓网动态受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过程中,如何能够高效、准确进行弓网动态运行质量的诊断与评估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接触网动态检测数据包括接触网几何参数、弓网动态作用参数、供电参数等,各参数密切关联,共同反映出接触网状态及弓网受流  相似文献   
85.
钢轨是铁路线路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支撑并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在列车运行中直接承受来自车轮的载荷和冲击.其状态是否完好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行安全.钢轨疲劳损伤后,主要表现为轨头磨耗,包括垂直磨耗、侧面磨耗等,这些损伤直接影响铁路的运营安全,因此对钢轨轨头轮廓进行定期检测十分重要.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系统(简称系统)正是基于这一目的研发的动态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86.
为了探讨H形斜拉桥上横梁进入有限塑性状态,从而减轻桥塔结构在横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确定以截面曲率作为评价桥塔地震损伤状态和损伤的主要指标,对混凝土上横梁和钢箱上横梁的耗能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应用标定的截面曲率损伤指标,探讨了桥塔结构横桥向从屈服到破坏的过程,对桥塔的4种损伤状态进行评估,其方式是可行的;2)在横向地震作用下,下横梁端部及中塔柱顶部最早进入塑性状态,而中塔柱底部截面最晚进入;3)通过考虑混凝土上横梁进入有限塑性状态,可优化桥塔结构的横向地震响应、延缓易损截面发生破坏的时间;4)通过控制钢箱上横梁屈服弯矩水平,在强震作用下,构件率先进入塑性状态,发挥滞回耗能作用,降低结构横向刚度,桥塔减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7.
基于试验的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现有的失速试验、时滞试验、油压试验、道路试验、故障码扫描等多种试验方法,可在变速器解体之前获得故障信息。在深入分析自动变速器结构及各元件功能的基础上,将各种试验进行合理的逻辑组合,对获得的故障信息进行逻辑分析,最终可将故障源限定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分析探讨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8.
伴随着汽车电控系统的不断革新,其相应的故障诊断技术和设备也在同步发展与完善,一方面表现为检测系统的集成化、系统化和操作的快捷、方便,另一方面表现为对汽车运行中综合作业条件下的技术状况诊断,采用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检测仪器。  相似文献   
89.
1.预诊断检查 马自达626轿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和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System,简称TCS)的控制模块是集成于一体的,记为ABS/TCS控制模块。直  相似文献   
90.
故障现象 1989年产的奔驰420 CIS—E出现发动机不能启动故障。 经维修人员初诊,启动时有点火,但没有燃油供应,短接油泵继电器的电源与油泵端子,使油泵工作,发动机可以启动,但存在以下问题:1)发动机工作粗暴,怠速较高;2)排气管发出大量白色烟雾,且不随工况改变;3)转速表不工作。维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