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0篇
  免费   62篇
公路运输   2948篇
综合类   1999篇
水路运输   1067篇
铁路运输   1356篇
综合运输   25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592篇
  2008年   587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592篇
  2005年   489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527篇
  2002年   634篇
  2001年   430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针对本公司内燃机车运行的现状,结合机油定期化学分析化验的数据结果,分析了内燃机车常见机油稀释的原因,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我国铁路空调客车在舒适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乘客普遍感觉有头晕、胸闷、疲倦等不适症状。造成不适的主要原因是客车室内空气品质不符合人体健康要求 ,对比提出了可行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93.
据统计,玉林电务段自从工务接管道口信号设备以来,2002年管内22处道口信号设备共发生故障386件,占整个信号设备故障的76.59%。道口信号设备故障频发,严重干扰安全生产的有序开展。为此,成立以段长为组长的联合QC小组,围绕减少道口信号设备故障开展攻关。  相似文献   
994.
耿炎 《客车技术》2004,(3):38-39
客车前后风窗渗漏是车辆在使用中常见的缺陷之一,从而降低了客车的乘坐舒适性,甚至妨碍驾驶人员的正常工作,影响驾乘人员的乘坐安全,严重损伤了客车的整车质量。但是,在国内中、轻型客车上此种现象却普遍存在,特别是使用期较久的车辆表现尤为突出,中低档客车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995.
最近。北京已经发生几起烤漆房着火的事故。虽然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但是别人的教训应该成为自己的经验。设备损失不重要,关键的是烤漆房体很大,扑救比较困难.而且很多修理厂的消防通道不畅通,非常容易导致连带损失,比如车辆、厂房的损失,另外造成的声誉损失也很大。一起火灾,可能使很多修理厂一年的利润全没了,其他损失还不算,所以一定加以预防,我认为这也是汽车修理企业中非常主要的安全防范重点。  相似文献   
996.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粤海铁路海南西环线制梁工程 ,就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从后张梁预制的施工工艺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通过对一起220kV线路发生绝缘子闪络事故的原因分析,提出防范污闪的具体措施,以达到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确保输电线路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针对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9.
2004年底在黑龙江某地的维修检查中发现某铁路货车1位摇枕裂断,整个断面均为新断面,无旧痕。在裂纹源附近的断口分别进行扫描电镜和金相观察检验,测试了摇枕材料的常规理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断口面上可见人字状裂纹扩展台阶,由摇枕的底部向上部扩展,断口并无明显疲劳断裂贝纹线特征;裂纹源区铸造缺陷及局部富含大量有害元素,如Pb、Sn、S等;常规理化性能检验结果符合标准要求。综合分析认为,摇枕裂断属于脆性断裂,与多种因素相关,但是裂纹源区铸造缺陷及局部富含大量有害元素应是造成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张惠明 《摩托车信息》2006,(23):20-21,23
笔者在对使用一年左右便相继出现不存电或自行放电的新装蓄电池进行检修后,发现其故障原因主要是使用中操作不当及其它问题所至。电启动无力或无法启动,灯光暗淡、喇叭嘶哑等属典型的亏电现象。用比重计测量电解液密度在1.20g/cm~3以下,有的甚至低于1.00g/cm~3。将蓄电池内的电解液倒掉,发现正极板呈浅红色,负极板有白色结晶体——硫酸铅,用蒸馏水清洗蓄电池内部时还有脱粉现象,因此可断定该故障的主要原因是亏电硫化,应及时采用过充电法进行恢复。具体方法是先将电解液倒掉,注入比重为1.06g~1.14g/cm~3的稀电解液,用0.1C_(36A)的电流值进行充电(C_(36)指蓄电池的额定电荷量),充电时电解液的温度不得超过45℃,当电解液中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