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2篇
  免费   164篇
公路运输   1635篇
综合类   732篇
水路运输   148篇
铁路运输   802篇
综合运输   12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某特大桥钢桁拱采用斜拉扣挂法悬臂拼装,缆索吊机的锚索锚碇在前期工作过程中,预埋锚固钢筋出现断裂现象,经分析为锚座群锚锚筋受力不均所致。通过锚固力损失试验研究,获得了精轧螺纹钢筋群锚受力状态,可指导后续锚碇加固施工,确保缆索吊机及扣挂系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提高拱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针对采用空间斜跨钢箱梁布局的罕见类型拱桥的拱肋施工,给出拱肋的施工方案和应变测试、拱肋临时支架的拆除等施工环节的关键技术,制定结构体系转换等关键环节的控制措施,对斜跨主梁的大跨度拱桥拱肋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3.
何祎  李传习 《中外公路》2006,26(6):137-140
该文在拱桥传统设计的基础上介绍了圆弧拱、二次抛物线拱、悬链线拱等拱轴线的统一数学描述,论述了3种拱轴线的NURBS技术处理方法和措施,得出了3种拱轴线的NURBS方法的参数计算公式,通过参数的变化控制NURBS曲线的形状,精确描述各种拱轴线,并就悬链线拱的传统计算方法和NURBS计算方法进行了实例计算对比。  相似文献   
104.
沈晓松 《中外公路》2006,26(5):164-165
广州新光大桥主拱采用3大段提升合龙,主拱中段在珠江船厂码头组拼,然后整体纵移上船运至桥位进行提升安装。该文主要介绍主拱中段的船运方案。  相似文献   
105.
以浙江湖州市南浔新桥为例介绍软土地基中承式系杆拱桥的钢拱架节段组拼、拱架成型及安装等施工工艺。在钢拱架的安装过程中,采用先地面节段组拼、临时支架拼装成拱,然后用大型浮吊每两榀钢拱架吊装就位、利用地形用万能杆件支架代替缆风临时固定的施工技术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拱桥施工线形控制及设置预拱度的方式,分析了二抛物线法进行预拱度分配的原理和优势;结合贵州省习水县太平渡大桥施工实例,采用二次抛物线法对拱桥施工标高预先进行调整,使成桥拱轴线线形与设计要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7.
大跨径拱桥拱座基础属于大体积砼结构工程,在浇筑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化热,使砼体内与表面形成较大温差,产生热应力,从而导致砼体产生深度不等的裂缝.笔者以重庆渝邻高速公路温塘河特大桥拱座基础的施工技术为例,对大体积砼体内的温度应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提出了防裂措施.  相似文献   
108.
针对薄壁结构提出了一种混合有限元方法,对结构关心的部位采用板壳单元模拟,其他部位采用杆系单元模拟,根据平截面假定推导了2种单元在交界面处的约束方程,由此建立整体混合有限元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可以计算薄壁结构的整体稳定、局部稳定和整体局部相关稳定。用该方法对某座刚构-单肋钢箱系杆拱组合桥梁进行特征值和弹塑性稳定分析,得到了相应的稳定系数和失稳模态。实例显示,该方法既可以弥补梁单元模型无法计算构件局部屈曲的不足,又可克服局部板壳模型无法准确模拟其整体边界条件及工作环境的缺点,还可以避免全结构板壳模型产生过多单元数量和庞大结构刚度矩阵的弊端,计算可靠性和计算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9.
针对前车换道意图识别预测问题,提出基于动态栅格地图与混合高斯隐马尔科夫模型结合的识别预测方法,建立以自车车头中心点为零点的动态栅格地图描述前车的位置信息,基于语义分割的方法获取前方车辆的轮廓特征与车道线,并分析前方障碍车辆的相关运动状态信息.将动态栅格地图与混合高斯隐马尔科夫模型相结合,识别预测前车换道行为.利用可观测...  相似文献   
110.
针对换道轨迹评价中指标间的信息重叠和指标权重设定的主观性问题,提出了基于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的评价指标选取方法,从16个参数中选出了表征舒适性、高效性、平顺性、生态性和安全性的11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主观权重,运用群决策理论计算专家权重,运用熵权法计算指标客观权重,从而提出层次分析法、群决策理论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指标权重设定方法,计算得出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生态性、平顺性的权重分别为0.73、0.15、0.06、0.04、0.02,从而建立换道轨迹评价体系,并用该体系对驾驶模拟获取的换道轨迹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提出的换道轨迹评价体系较为全面且减少了指标间的信息重叠,综合了主观上的专家经验和客观上的数据信息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对轨迹性能的重要性排序可为轨迹规划中设置约束条件时的侧重倾向提供参考;构建的换道轨迹评价体系和提出的评价方法为换道轨迹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