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9篇
  免费   213篇
公路运输   1711篇
综合类   1013篇
水路运输   414篇
铁路运输   648篇
综合运输   21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61.
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的使用情况,从路基施工前期的准备、路基施工、台背处理、路面施工及路表面排水处理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水泥砼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62.
公路轻型砌块式挡土墙受力特性及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运用于公路的轻型砌块挡土墙,对其结构体系及组成进行了概述。利用Marc有限元程序对局部砌块单元以及整体结构的变形及受力进行了受力分析,对该挡土结构的整体设计计算及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与工程实用经验表明,H形砌块挡土结构能充分利用材料的抗压性能,施工速度快、排水性能良好、可承受一定的沉降量及沉降差等优点。  相似文献   
863.
张喜超  周洪文 《公路》1999,(12):34-37
介绍了许漯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特点及在使用中逐步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864.
小洋山隧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洋山公路隧道为小间距群洞隧道,主洞跨度之大在国内较为罕见。本文主要介绍其设计构思以及洞身和洞口预支护措施等。  相似文献   
865.
揭普高速公路沿线广泛分布软土层 ,其性质很差 ,且复杂多变。为保证软土路段能满足高速公路的使用要求 ,必须对软基进行处理。通过对不同路段的工况条件的分析 ,结合上部构筑物对稳定和沉降的要求 ,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对软基进行处理。实施结果表明 ,该项目的软基处理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66.
针对洞桩法暗挖地铁车站,进行关键节点防水施工技术论述。洞桩法暗挖地铁车站中导洞宽度宜为5~6 m,以适应防水层与结构施工工艺要求;顶纵梁与拱圈施工缝宜采用齿形施工缝;顶纵梁防水板铺设要与拱圈施工段划分相协调,同时防水板甩头应用多重措施予以保护;逆筑法侧墙施工缝做成45°斜坡便于墙体接缝处混凝土浇注密实;拱圈顶部混凝土采用安装排气管等措施进行浇注,达到强度后再用水泥浆回填注浆;明挖、暗挖结合部位防水层根据不同防水材料特性进行过渡。  相似文献   
867.
基于新建京张线八达岭地下车站超大跨及群洞的特点,采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大规模复杂洞室的开挖全过程,对深埋群洞11种结构断面的整个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并且对开挖断面和开挖顺序进行优化,以尽可能地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特别是地表沉降控制,在计算过程中将地表沉降位移结果作为对环境的影响指标。计算结果表明:在地下群洞开挖过程中,由于群洞埋深较大的原因对地表的影响不大,引起的地表位移为3.5 mm,在允许的范围内,说明设计方案比较合理,对设计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8.
地铁车站施工工法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莲花桥车站主体施工工法的优化选择过程,通过对明挖法、盖挖法及浅埋暗挖法的分析比对,综合考虑各种施工工法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终确定了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869.
结合工程实际,对隧道洞外GPS平面控制网和导线网建立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由于长度投影变形的影响,使用常规方法从隧道进口推到出口的一对控制点导线坐标与GPS坐标结果有所差异,尤其是纵坐标相差很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70.
研究目的:不等跨连拱隧道因其结构特殊和施工工序复杂,在设计中存在很多技术性问题。本文以遂渝二线与兰渝铁路并行的新作坊隧道为工程背景,对浅埋偏压条件下不等跨双连拱隧道的设计关键技术展开研究。研究结论:通过对不等跨连拱隧道的中隔墙结构设计、施工工法以及防排水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结合新作坊隧道工程实践,得出:(1)在不等跨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中隔墙一直受到动态非对称力的作用,中隔墙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隧道结构的稳定与安全;(2)"中导洞+右洞+左洞"的三台阶施工工法更加适合该隧道施工;(3)以"加强排水,防堵结合"为原则的中隔墙防排水技术,可有效解决中隔墙顶部渗漏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