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2篇
综合类   23篇
水路运输   57篇
铁路运输   431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简介磁粉探伤基本原理和特点,根据动车组锻造件、铸造件和焊接件常见缺陷,分别介绍我国动车组部件常用磁粉探伤标准,包括欧洲标准、ISO标准、我国国家标准和机械行业标准。通过分析各标准之间的关系,总结相关标准的异同点,以利于正确理解并依据相应标准对动车组部件实施磁粉探伤。  相似文献   
142.
介绍了以提高探伤精度为目标,试制的既有线车辆用空心模型车轴及超声波探伤装置,并概述了空心车轴的疲劳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3.
分析冶金缺陷和疲劳缺陷使机车整体车轮产生掉块或崩裂的原理,分别介绍新制整体车轮超声波探伤和在役整体车轮超声波探伤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新制车轮和在役车轮探伤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4.
德国铁路路网公司在其1号钢轨探伤列车SPZ~1上安装的钢轨表面病害检测系统,首次采用了超声波和涡流组合检测技术,探伤列车装有10个超声波探头和4个涡流探头,能以最高80km/h的速度高精确检测钢轨。检测结果在被称为“透明钢轨”图像上显示,该图像能够以稳定的分辨率显示测试结果。应用超声波和涡流组合检测技术特别适用于对钢轨伤损的分级,能够避免以前因为只用一种检测方法而导致的错误分级。  相似文献   
145.
为更快更好地完成地铁线路钢轨内部伤损的检测,并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对线路周边环境的污染影响,宝鸡中车时代开发了DGTC-80型地铁钢轨探伤车。该探伤车搭载满足欧Ⅳ阶段排放标准的柴油发动机和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SYS-1900型探伤检测系统,配备先进的激光自动对中装置及辅助检测钢轨表面状态的高速摄像装置,能大幅提高地铁探伤车综合检测能力和减少尾气排放,满足地铁线路检测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146.
国内外断轨检测技术发展的现状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断轨检测设备发展现状及国外采用力学、光学、声学等先进技术用于断轨检测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目前对断轨检测的应用需求出发,对钢轨预预埋应力传感器、光导纤维、牵引回流不平衡度分析、超声导波检测技术进行了类比分析与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7.
从钢轨超期服役现状等方面,分析了钢轨折断原因,通过采取加大钢轨大修维修力度、加强伤损轨管理监控及处理、全面提高探伤工作质量,做好线路养护维修工作等措施,可望有效减少钢轨折断数量,控制断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8.
从2006年开始,随着中国主机厂陆续与国外签订高速铁路动车组引进技术合同,北京新联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将经营重点瞄准了国外高速铁路检修技术与装备的引进与国产化市场。  相似文献   
149.
针对铁路行业应用较多的焊缝超声波探伤的行业标准TB/T 1558.2—2010和国际标准ISO 17640:2013及ISO 11666:2010,从标准组成、探头参数、扫查面准备及母材的检测、灵敏度和时基线的校准、检测等级、质量评定等方面对比2种标准在钢焊缝超声波探伤中检测技术及质量分级方面的差异。通过试验对比说明采用2种标准对同一缺陷进行质量评定时,结果可能完全不同,为现场探伤工作人员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对车辆轮轴超声渡现行探伤工艺的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