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436篇
综合类   130篇
水路运输   107篇
铁路运输   147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从内部角标定对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影响出发,介绍了几种现有的内部角测试原理与方法,并综合已有的测试数据对几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得到如下结论:外延法不适用于所有型号SGC,其与全高度法测试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该差异与SGC的品牌及型号有关;混合料刚度的差异可能会影响连用混合料法的测试结果,为避免这一误差可采用DAV+HMS法;测量设备可能对测量结果也有一定影响,RAM与DAV测试结果的一致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随后采用DAV+HMS法对Pine AFG1C型SGC进行的30次重复测试结果表明,精度能满足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32.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表面裂缝宽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避免传统人工裂缝宽度检测方法耗时、耗力、危险、花费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表面裂缝宽度测量方法。介绍了该法首先通过编制的程序对采集到的数字图像进行像素标定、灰度转换、阈值分割、中值滤波等步骤后,提取裂缝的图像,进而计算得到裂缝的宽度的过程。同时,利用试验方法对该法进行了误差分析,验证了该法具有相当高的精确性与可行性,可以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3.
首先总结了已有的信号控制交叉口自行车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然后指出交叉口设计及管理模式会对自行车通行能力产生重要影响。按照交叉口规模及自行车过街方式的不同,将交叉口分为两相位交叉口、四相位自行车左转一次过街交叉口、四相位自行车左转二次过街交叉口3类,其中四相位自行车左转一次过街交叉口考虑了两类不同放行顺序的影响,四相位左转二次过街交叉口考虑了两种不同设计模式的影响。然后详细分析了自行车在各类交叉口的运行特点,建立了各个流向自行车通行能力的计算模型。最后利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标定,并给出算例验证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34.
完成了基于扭矩的控制模型匹配标定,包括驾驶员需求扭矩模型匹配标定,摩擦扭矩和泵气损失扭矩匹配标定,每缸进气量与平均指示压力关系匹配标定,点火角效率损失和空燃比效率匹配标定,节气门模型匹配标定,空气系统模型匹配标定。标定结果表明,随着转速和平均指示压力升高,摩擦损失逐渐增加。随着冷却水温的降低,摩擦损失逐渐增加,随着进气量和转速的增加,泵气损失增加,平均指示压力和每缸进气量基本为线性关系。自主开发的控制系统经过匹配标定,能精确控制发动机稳定运转,表明开发的控制系统能达到预定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35.
根据某种机理建立的交通流模型需要通过模型标定和验证后才能具体应用到实际中.通过采用视频处理技术,对陕西省西安市二环主干路和浙江省舟山市昌洲大道上上下高峰时期内的车辆微观运动录像进行技术处理,提取得到了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车辆微观运动轨迹数据.根据这些交通流数据,采用Levnberg-Marquardt算法,分别对跟驰理论中2个典型的跟驰模型,即惯性模型中的敏感系数、安全时间间隔、最小安全车间距、允许速度和智能驾驶人模型中的理想速度、安全时间间隔、静止安全距离、启步加速度和舒适加速度进行了标定和验证.针对惯性模型,当允许速度大于实际速度时,位移均方差和速度均方差的平均值分别为2.8m和0.58 m/s,当允许速度小于实际速度时,位移均方差和速度均方差的平均值分别为2.22m和0.49 m/s;针对智能驾驶人模型,利用早、中、晚3组数据进行标定,得到的位移均方差和速度均方差的平均值分别为0.12m和0.10 m/s,0.07m和0.10 m/s,0.75m和0.27 m/s.因此,惯性模型与智能驾驶人模型都可用于描述城市主干路近饱和状态(即跟随车辆的最大速度远小于允许速度的行驶状态)下的车辆跟驰行为,而且当智能驾驶人模型中的加速度指数取较大的值时,它较前者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36.
根据汽车制动系统工作原理,依据信号处理理论,以MATLAB软件为开发平台,配以笔记本电脑、各类传感器、信号调理装置和数据采集卡,设计搭建一套集成整车制动集成测试系统.实时接收检测、分析、处理各传感器输入的制动性能物理量参数,正确迅速地完成对整车制动系统匹配和ABS控制策略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7.
基于入口匝道汇入方式与基本图形态, 提出了一种调整型元胞传输模型; 增加了入口匝道状态变量以追踪入口匝道交通状态, 定义了新的入口匝道汇入规则; 将双通行能力基本图引入到调整型元胞传输模型中, 以适应不同交通状态下通行能力的变化; 将单纯形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 提出了混合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 建立了3个仿真场景, 评价调整型元胞传输模型与混合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 在预测入口匝道上游主线拥堵发生与结束时间方面, 与经典元胞传输模型相比, 调整型元胞传输模型将时间预测准确性分别提升了22.3、10.8 min; 在模拟入口匝道汇入段主线拥堵传播与消散方面, 调整型元胞传输模型模拟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的传播与消散规律; 在模拟试验路段早发性失效交通特性方面, 调整型元胞传输模型对于拥堵前最大流量与拥堵后消散流量的拟合误差在4%以内, 小于经典元胞传输模型; 在模型仿真精度方面, 调整型元胞传输模型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经典元胞传输模型, 前者的仿真速度误差为10.42 km·h-1, 较后者降低了25.4%;与传统的遗传算法相比, 混合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的总计算次数更少, 参数标定过程总耗时缩短了29.3%。   相似文献   
138.
随着5G模组和小型化5G工业网关面世,支持5G网络接入的摄像机已经出现,但5G摄像机并不仅是5G模组+传统摄像机的简单组合,而是对低峰均比、极致数传、智能编码等技术的全方位升级,文章结合南京5G+M E C智慧轨道交通行业项目应用实例,对5G摄像机在接入5G S A网络并进行极致数传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中断现象展开分析,给...  相似文献   
139.
土压力的量测是土工测试技术中重要一环。本文简要介绍了土压力盒的标定方法,采用砂标和液标的方法对土压力盒进行了室内标定,并对标定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就土压力盒的标定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0.
行驶里程:26000km. 故障现象:一辆奔驰S400混合动力汽车,底盘号WDC221195,客户反映倒车影像不显示. 故障诊断:接车后启动车辆,挂上倒挡,发现COMAND显示屏没有任何显示.连接STAR-D读取故障码,在COMAND中读取故障码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