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4篇
  免费   44篇
公路运输   1055篇
综合类   264篇
水路运输   340篇
铁路运输   465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6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1.
通过简化CTW12型全地面越野车的橡胶履带行走机构,建立啮合副物理模型。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力学模型,确定传动件半径、压力角与中性层位置之间的关系,最后找出传动件随载荷变化在驱动轮齿上的稳定工作区,为设计合理的橡胶履带啮合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范春义 《汽车技术》1997,(3):33-34,46
介绍了国内汽车半轴生产所采用的三种型式——锻造式半轴、分体式半轴及摩擦焊接式半轴。对摩擦焊接式半轴的生产工艺、摩擦焊接结合机理、生产设备及应用特点等作了介绍,为我国中小型汽车企业在工艺水平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微动磨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楼鸣  高军 《铁道车辆》1996,34(9):38-41
针对目前采用聚四氟乙烯乳液喷少工艺生产的客车摩擦易产生涂层龟裂等问题,提出采用改性聚四氟乙烯糊料轧制工艺研制的三层复合自润滑材料,再卷制成摩擦套。经检测表明,其各项性能符合国家专业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高速齿轮副机械效率与主动轮转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中低速齿轮副机械效率与齿数及中心距增量的关系的基础上 ,借助于滑动摩擦系数随滑动速度变化的实验研究成果 ,进一步研究了高速齿轮副机械效率与主动轮转速的关系 ,并提出高速齿轮副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滑板材料受流摩擦时接触点瞬态温升对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滑板材料(包括纯碳材料、浸金属碳材料以及铜基粉末冶金材料)在滑动受流时由摩擦力和接触电阻引起的接触点瞬态温升进行了分析计算,同时根据滑板材料的热失重(TGA)和差热分析(DTA)试验结果,分析了各种滑板材料在受流摩擦时的磨损行为.研究表明,在试验参数为压力70 N、电流200 A以及滑动速度80 km·h-1的条件下,电流是引起碳系滑板材料接触点温升的主要因素,并造成纯碳滑板接触区亚表层的高温氧化现象,浸金属碳滑板由于材料致密氧化速度较慢,同时强度相对也高,因而具有良好的耐受流磨损性能;而铜基粉末冶金滑板材料受流摩擦时的接触点温升低于其氧化温度,所以引起其高受流磨损量的主要因素不是接触点温升,而是电弧侵蚀引起的摩擦表面严重破坏以及蜡基润滑剂的失效所致.  相似文献   
17.
对带摩擦弹性接触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接触问题局部非线性的特点,将缩聚法的思想应用于接触问题分析,对于比例加载情况,提出了一种带摩擦弹性接触问题分析的边界元全量缩聚迭代格式,提高了迭代求解的效率。利用编制的通用程序对两个算例进行了求解,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制动负荷较高的情况下,制动盘等的摩擦表面就会产生热斑和热裂等热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需对制动摩擦热做出精确的预测。文章使用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小型摩擦试验机上对制动盘和制动块的摩擦热进行了预测和导热分析。结果表明,用有限元法进行导热分析能够预测制动盘和制动块的摩擦热。  相似文献   
19.
游有鹏 《汽车技术》1998,(4):20-21,26
介绍了一汽车汽车发动机主轴摩擦力矩自动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主轴驱动,微机检测两大部分。阐述了主轴驱动式、传感器设计、微机检测原理,系统抗干扰设计等。应用该系统,不仅可减轻劳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提高发动机的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