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8篇
  免费   44篇
公路运输   1070篇
综合类   264篇
水路运输   339篇
铁路运输   465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6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目前乘用车底盘后桥电动化和平台化的要求,为多连杆后桥提出了一种新的后副车架设计方案并展开相关的预研工作。针对强度分析中发现的关键问题,应用设计CAE工具开展多个解决方案的对比研究,最终找到强度和工艺性最佳的方案,为该新型副车架的设计开发找到可行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82.
伴随轻型商用车电动化的发展,用于轻型商用车的线控制动技术得到发展,针对线控制动技术中的集成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I控制反应盘主副面位移差的制动助力方法.通过实车验证表明:实际反应盘主副面位移差能够快速跟随目标曲线,制动过程平顺,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83.
解毅 《山西交通科技》2011,(5):40-42,48
主要通过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得出该场地内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为2 150 kN;单桩水平临界荷载可取50 kN。桩身内力测试表明该种桩型的荷载主要由侧摩阻力承担,为端承摩擦桩;侧摩阻力由上至下分布不匀;桩端在极限状态时才发挥出较大端阻力。承台下反力测试分析表明在分级荷载作用下承台中心轴线剖面土反力分布总体特征呈现外缘大、中间小的趋势,实测承台底部最大地基土反力为0.246 MPa。  相似文献   
84.
搅拌摩擦焊是英国焊接研究所在20世纪90年代发明的一种新型焊接技术,它是一种固相连接技术,即可以通过不融化母材和焊材而进行联结。搅拌摩擦焊克服了以往熔焊的诸如气孔、裂纹、变形等缺点,连接工艺简单,接头质量好,有较好的工艺适应性。现已开始应用在船舶、航天、高速火车等领域。在造船领域,搅拌摩擦焊主要用于制造带筋板,国内已有船厂采用了此种技术。本文主要介绍搅拌摩擦焊的原理、特点、应用情况及目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
以几种可能的桩基础平面布置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3D有限元计算,就群桩基础的沉降与桩顶荷载这两个主要问题对前述桩基的不同布王形式进行了分析评估.以尽可能地发挥桩的承载能力、减少沉降和降低工程数量为主要目的.探讨了上述几种桩布置形式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桩型布置的原则与建议.  相似文献   
86.
根据机车转向架传动装置摩擦副的特点,对轴承和齿轮润滑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国内目前在机车转向架摩擦与润滑领域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87.
船舶副机相对主机而言是小型的,且每条远洋船上都有三台.出现小毛病时,船员自己能解决和处理,船上备有常用备件,便于更换,从而船舶副机出现一些小的毛病时往往被管理人员忽视,久而久之可能发生大的事故.某轮副机曲轴断裂的事故,使之联想到了平时的检修和保养,对副机的使用寿命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利用平均雷诺方程分析活塞环-缸套间的润滑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活塞环-缸套间的摩擦损失受表面粗糙度、润滑油粘度、环表面型线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活塞在做功行程上止点时,活塞环-缸套间油膜最薄,摩擦损失功率最大;采用非等压环时,油膜厚度沿着活塞环周向分布是不均匀的,在环开口位置处厚度较小.  相似文献   
89.
我国首部<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的发行有助于推动预应力钢结构学科的发展与普及.本文总结了日常使用<规程>的一些体会,提出了几处关键符号的修改建议,计算了预应力拉索总安全系数,推导了拉索预应力摩擦损失计算公式,完善了预应力压杆拉索初张力的限值控制计算,提出了预应力拉索实腹梁的整体稳定计算方法.可供设计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0.
基于伽辽金变分原理,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轮轨摩擦耦合热弹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轮轨摩擦热与钢轨接触区热膨胀位移、摩擦温度、应变和应力的关系。模型中温度场和位移场由耦合方程同时求解,但没有考虑惯性项和材料阻尼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耦合求解的温度场和位移场与非耦合求解的温度场和位移场的计算结果一致,钢轨表面各点滑动位移的方向与车轮滑动方向一致,垂向位移方向先负后正;钢轨表面各节点进入接触区后,温度快速上升,但高温持续时间短;在滑动方向上,钢轨接触点先受压应变后受拉应变作用,垂向受拉应变作用,滑动方向压应力明显高于垂向压应力,钢轨接触斑前后节点滑动方向应变符号相反;垂向高正应变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接触斑后半轴上,最大剪应变与剪应力区在接触表层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