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242篇
综合类   2567篇
水路运输   1557篇
铁路运输   525篇
综合运输   10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以CIPP模式为基础,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使评价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背景评价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之更有针对性;通过输入评价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更具系统性;通过过程评价引导教学及管理活动,使之更有反馈性;通过成果评价评判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使之更具发展性。  相似文献   
142.
文章通过总结多年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指导与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二元一体,赛教互促"的新模式,该模式既有利于推动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又可以不断提高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比赛水平和成绩。  相似文献   
143.
在世界发展大变革、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之下,高校国防教育更需要紧紧围绕国家人才培养战略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构建起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的大格局,积极推进国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国防教育的感召力。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防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与特殊性,结合其现存的问题,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校教育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的意义,以高职《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为例,探究了信息技术与《机载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并以此打造高质量的金课,为教育智慧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5.
高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担负着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引导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职责。在推进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中,要注重把握三个着力点,在深刻认识"三个必然要求"基础上着力把握建党百年的时代脉搏,在深刻理解"六个进一步"基础上着力汲取学校特色发展的融合之路,在深刻把握"务求实效"的基础上着力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促进学生素养提升,促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6.
兵工精神是人民兵工精神的简称,是自1921年建党以来党的重要精神之一。历代的老兵工人,坚持"把一切献给党"的崇高信念,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新时代兵工精神是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深入挖掘兵工精神的内涵,立足于学校办学特色,积极探究新时代兵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将兵工精神中蕴含的红色基因传扬和发展下去,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7.
148.
149.
150.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为目标,根据汽车理论教学内容去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合理设计教学实施方案、考核方式等环节,并根据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持续改进教学环节。通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改革,较大地提高了汽车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