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1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41.
汕头港务集团煤码头有4台卸船机、13条皮带机、2台斗轮堆取料机和1台装船机,组成卸船、装船、堆料、取料4种作业方式,共20个流程,由电控中心的PLC系统和流程首尾机联动控制.传统的联动控制方式是,从控制中心铺设通信电缆至各单机(卸船机、堆取料机、装船机)轨道中段接线箱,接线箱和单机电气柜的连接则通过电缆卷筒和橡皮电缆或光缆实现.电缆卷筒则由中心集电环、碳刷、驱动装置、电缆架和壳体组成,部分老式卷筒还有重锤张紧装置.由于这种方式采用庞大的、复杂的电缆卷筒,需埋设电缆,投入大,安装维护困难,占用面积大,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机械锈蚀、接触不良、电缆损坏(老化破损、拉伤、拉断)等问题日益严重,乃至无法修复.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改造.  相似文献   
42.
论述在Inventor和ANSYSWorkbench环境下斗轮堆取料机关键零部件协同设计的基本原理,研究协同设计的方法,并针对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3.
1 过载保护装置及其故障现象 采用机械驱动方式的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斗轮驱动装置,由电动机、限矩型液力偶合器、行星减速机和斗轮组成,斗轮电动机支座通过过力矩杠杆铰接在悬臂架上。斗轮电机和减速机工作时产生的反力矩分别由杠杆及减速机壳体承受,在杠杆的端部设有弹簧装置,当反力矩超过额定值的1.5倍时,通过弹簧变形触动限位开关,使电动机停止运行,从而实现过载保护。  相似文献   
44.
斗轮堆取料机斗轮机构的设计主要参考《斗轮挖掘机设计规范》,设计结果偏于保守,为拓展该领域研究,应用离散元法及相应分析软件EDEM对不同斗轮转速下斗轮机构取料过程(包含挖料、提升和卸料)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后得出:挖掘阻力与斗轮转速有关,随转速增大,挖掘阻力相应增大,且在重力式卸料转速范围内,卸料区间整体左移并越发分散,5r/min时卸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5.
周明华 《港口装卸》2000,39(5):11-12
1 事故经过 厦门港石湖山煤码头一台编号为2#的DLQ300-600/1000·30型堆取料机自1994年投产至今,装卸煤炭近50万吨.不久前在一次取料作业过程中主梁后段第二节间的第二区格中间部位处(见图1A-A剖面)发生折弯,取料作业被迫停止.  相似文献   
46.
针对斗轮堆取料机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疲劳作业、位置判断偏差等问题,造成取料作业时堆垛出现垮料滑坡坍塌导致取料斗轮被部分或全部掩埋,发生严重过载甚至设备倾覆的安全事故。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料堆表面,通过对点云数据采集进行实时处理和在线三维重建后,再对料堆实时取料作业面的形状进行分析和识别,计算当前取料作业面与上层作业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状态,自动判别是否存在塌垛风险,能否继续进行全自动取料作业。结果表明,提出的防自动塌垛技术能够很好地预防取料过程中的料堆垮料坍塌等问题。  相似文献   
47.
黄涛 《港口科技动态》2002,(6):20-22,19
介绍了在青岛港1600t/h斗轮卸船机波纹挡边皮带机设计中,利用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确定该皮带的最佳几何参数和带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49.
曹朗 《港口装卸》2007,(4):47-47
我公司煤矿装卸码头有5台1994年投产的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斗轮采用长轴驱动.斗轮溜斗落料口处的导料槽采用固定的结构形式,两侧的导料板固定在胶带承载面上,导料槽下边缘与胶带两边的斜面之间的距离只有10 mm(见图1),而系统设计允许通过的物料的最大粒度为30 mm,所以在堆料时经常有大煤块和石块卡在导料槽下边缘与胶带承载面的斜面之间,造成胶带撕裂.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