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6篇
  免费   142篇
公路运输   698篇
综合类   362篇
水路运输   174篇
铁路运输   556篇
综合运输   11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21.
根据哈大客运专线施工组织安排,大连附近的2座短隧道断面因通行运梁车而需扩孔,为此对扩孔隧道的断面内轮廓确定、施工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以解决扩孔隧道的设计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桥梁及运梁车规格和隧道断面的特点,进行综合经济技术比较研究,针对国内客运专线隧道工程首次考虑运梁车通行的工程需要,探索出一条有针对性的扩孔隧道设计施工思路;并得出扩孔隧道在二次衬砌施工完成后方可通过运梁车;仰拱填充分两次施工;扩孔隧道施工方法一般采取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或台阶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922.
在地铁建设中,为满足越行线的设置要求,变断面甚至超大断面隧道越来越常见。城市中心区受限的周边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条件,也使得隧道结构的建设难度大大增加。以广州地铁某新线大断面矿山法隧道近距离穿越运营地铁线为例,施工前对高风险地段下穿施工风险源进行了辨识与分析,提出了适应性的设计方案;施工中为解决工期收紧、地层条件恶劣、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的既有地铁隧道持续下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实时监测信息化施工等多重手段形成了针对性控制思路与措施,提出“风险全方位辩识、措施信息化调整、平衡动态性维持”的控制理念,保证了特大断面矿山法隧道的快速施工与既有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923.
天然河流流量模数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钜新 《水运工程》2003,(10):40-42
通过全断面平均法、有限单元平均法、有限单元徽分法计算水流流量模数,找出各种方法之间的误差。得出将宽浅断面改造成滩槽高差显著的复式断面是极为有利的结论。  相似文献   
924.
通过对桥梁下部结构刚度突变处裂缝的成因分析,提出了从设计、施工、材料、裂缝处理等方面进行防治的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25.
以北京地铁5号线和平西桥站一北土城东路站区间双连拱隧道的设计与施工为例,介绍双连拱隧道的一般设计及优化设计,并提出双连拱的2种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926.
黄飞 《公路与汽运》2014,(6):131-134
针对干线公路城镇段交通特点,对干线公路城镇化改造的典型断面形式进行优缺点分析,研究道路功能定位、沿线土地开发和生态景观等因素对断面形式选择的影响,提出断面改造的关键技术,并通过实例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927.
运行稳定,检测精度高的交通信息检测设备是智能交通的需求。针对高速公路车检器流量检测数据精度不高的问题,以OD数据得到的断面流量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修正车检器分车型流量检测数据的方法以及评估车检器稳定性的方法。研究过程主要运用数据预处理、数理统计等数据挖掘的关键技术对车检器流量检测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得出车检器分车型的修正系数,将还原后的流量检测数据与修正系数相比较对流量检测数据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数据与实际的断面流量数据相比较得出车检器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实例测试进行了修正结果的误差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小型车和总流量的误差均在±4%之内,且90%的数据在±2%之内,方法对小型车及总流量的检测数据修正效果良好;中型车误差80%在±5%之内且大部分为负值,说明修正结果较实际断面流量普遍偏小;大型车误差在10%之内且为正值,说明误差较大且修正结果较实际断面流量偏大。大、中型车车流量误差偏大可能是由于车检器将一部分中型车判定为大型车所致。  相似文献   
928.
为了明确和统一我国路面构造深度计算模型,针对我国基于断面高程的路面构造深度计算模型复杂多样,缺乏理论联系,造成构造深度测量结果横向可比性差的技术问题,通过阐述路面构造深度测试技术,剖析基于断面高程的构造深度测量方法的技术内涵,提出了采用与铺砂法具有良好相关性的SMTD作为我国路面构造深度计算模型的观点,并应用正交法回归设计理论,论证了国家标准《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GB/T 26764—2011)与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车载式路面激光构造深度仪》(JT/T 840—2012)中,有关构造深度计算模型规定的一致性。如果能够在路面抗滑要求与路面构造深度标准匹配方面,有针对性地补充必要的试验验证研究,将为激光构造深度测量方法直接应用于路面抗滑性能的评定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29.
为了解大断面土质隧道初期支护施工过程中的力学特征,本文以王城高速公路西河口大断面浅埋土质隧道实体工程为依托,开展了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工作。对初期支护的施工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施工过程,格栅拱架、初期支护混凝土均满足相应材料的强度要求,该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方案均合理;格栅拱架左、右侧拱脚部位的弯矩值较大,应予以进一步平滑过渡;临时支撑与初期支护结构连接部应力集中,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应与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30.
矩形顶管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介绍了现代矩形顶管工艺的技术基础、矩形顶管的适用环境条件和优越性,阐述了国内外机具设备的发展现状,从顶推力的研究进展、背土效应机制及控制措施、工作面稳定性评估3个方面介绍了矩形顶管理论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国内外部分典型顶管工程实例,从理论方面、设计方面、施工方面介绍了矩形顶管当前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