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08篇
  免费   965篇
公路运输   18287篇
综合类   18514篇
水路运输   5359篇
铁路运输   10141篇
综合运输   2972篇
  2024年   287篇
  2023年   931篇
  2022年   618篇
  2021年   932篇
  2020年   671篇
  2019年   685篇
  2018年   340篇
  2017年   1011篇
  2016年   917篇
  2015年   1781篇
  2014年   3527篇
  2013年   3119篇
  2012年   2724篇
  2011年   3231篇
  2010年   3103篇
  2009年   3491篇
  2008年   3294篇
  2007年   2715篇
  2006年   2612篇
  2005年   2706篇
  2004年   2640篇
  2003年   2908篇
  2002年   2704篇
  2001年   2102篇
  2000年   1666篇
  1999年   1004篇
  1998年   760篇
  1997年   440篇
  1996年   362篇
  1995年   412篇
  1994年   284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281篇
  1991年   305篇
  1990年   255篇
  1989年   216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65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本文针对地铁盾构施工穿越风化球体存在的风险,详细阐述了采用挖孔破碎法、冲击破碎法、直接切削法和带压开舱法处理区间球状风化体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92.
新建赣韶铁路黄竹头隧道为客货共线单线隧道.起讫里程为DK7+486~DK10+845.全长3359米,其中Ⅲ级围岩1235米,Ⅳ级围岩1210米.Ⅴ级围岩854米,明洞60m。洞身坡度为-5‰的单面坡。  相似文献   
893.
国外铁路机车车辆碰撞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碰撞安全及耐撞性,回顾了20多年来欧洲和美国在铁路机车车辆碰撞安全方面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梳理了国外涉及碰撞安全的标准,希望对我国碰撞安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94.
开发了一种可用台式工作站实现的分析列车耐撞性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分为三个步骤,并通过给出每个步骤的计算实例对该计算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95.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标准也不断提高。利用列车运行间隔进行铁路上跨桥防撞墙施工的方法已被严格禁止,利用线路封锁进行施工,铁路行车设备安全也不能完全得到保障。移动作业架封闭式施工技术解决了上跨铁路桥梁防撞墙施工难题,经苏州北环东延二期工程及其他相关工程的有效实践,该施工技术在保证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896.
大跨度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对列车走行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端伸缩装置是大跨度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容易受损的构件之一,对高速车辆的走行性影响较大。本文针对大跨度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建立结构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多工况车-桥(线)耦合振动计算,分析梁端伸缩装置自身变形、安装误差及梁端折角等因素对列车走行性的影响,提出车辆平稳性和乘客对车辆振动感觉的评判标准,并进一步基于车辆的平稳性和乘客对车辆振动的感觉确定车速及梁端竖向折角限值。研究表明,车辆响应对梁端竖向折角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897.
王士民  何川  高云龙 《铁道学报》2012,34(7):108-114
以武汉地铁越长江盾构隧道江中段联络通道及集水井为依托,提出一种适合砂性地层高水压条件下地下结构施工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的计算处理方法。即耦合使用地层-结构法和荷载-结构法,对土体和水体进行分别处理。其中,地层依据地层-结构法按实际地层建模,容重采用干容重;水体则作为荷载直接施加在结构表面,水体所产生荷载根据施工过程施加;结构未修建之前按水压施加在底部透水性较差基岩上进行地层初始应力场计算。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武汉地铁越长江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及集水井施工力学行为数值模拟中,得出影响钢管片、联络通道衬砌和集水井衬砌变形及应力分布的关键因素;验证提出的适合砂性地层高水压计算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98.
采用虚拟层合板—壳—梁—实体组合单元法对桃河特大桥施工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如下结论:虚拟层合板—壳—梁—实体组合单元法能够以少量的单元精确模拟结合梁的几何细节,避免了结合梁施工过程力学分析中的重复建模、节点耦合等难题;"U"型钢梁在移梁架设过程中各控制截面的实测应力变化较小,架设过程平稳、顺利;各施工阶段钢梁和钢筋混凝土桥面板应力实测值与理论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899.
轨道不平顺数字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轨道不平顺数字特征研究轨道不平顺的平稳性和正态性。首先定义检验轨道不平顺平稳性和正态性的统计量,然后提出检验轨道不平顺的平稳性和正态性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实测轨道不平顺数据对轨道不平顺随机过程数字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得到轨道不平顺平稳性和正态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00.
内蒙古某(85+6×150+85)m PC黄河特大桥冬季休工期(长达6个月),恰逢主梁施工至最大悬臂状态,需验算非连续施工阶段受力状态以保证安全合龙成桥。采用计算土弹簧刚度来模拟桩—土摩阻效应,以Maxwell模型模拟墩顶新型阻尼器的墩梁位移效应,建立连续成桥和非连续成桥的线性和非线性数值模型。结果表明,与连续施工成桥相比,长悬臂施工状态休工使梁端上挠增大,主梁位移变化明显;主梁纵向最大弯矩增大,箱梁混凝土上下缘应力累积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