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78篇
公路运输   303篇
综合类   195篇
水路运输   33篇
铁路运输   646篇
综合运输   4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对既有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对原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某既有办公楼为研究对象,根据工程需要,对其进行加层改造及抗震加固设计。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运用SATWE软件对加固前办公楼进行计算分析,发现原结构部分桩基承载力不足,最大位移比和最大层间位移比已不能满足现行标准规范抗震设计要求。通过采用在适当位置增设钢结构支撑的方法,加固后办公楼经计算各项指标均能满足抗震设计要求,证明该方法不仅可有效解决既有结构刚度相差过大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桩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2.
对宁启铁路中某段现场的粉质黏土进行室内试验,采用的水泥掺入比分别为4%,7%,10%,13%。对水泥改良土样进行分组击实、养护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获得了不同水泥掺入比改良土的击实特性及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掺入比对改良土的最优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影响不大,可依据原路基粉质黏土填料的压实标准作为控制水泥改良粉质黏土的压实标准。水泥改良粉质黏土的最优水泥掺入比是10%,7天的养护期即可满足现场施工挤密桩加固不低于1 MPa的要求。  相似文献   
293.
结合既有铁路改造工程实际情况,对道岔插铺施工组织及其造价编制进行了客观分析和针对性探讨,阐述了工程施工组织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以及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94.
随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在既有工程附近新建工程的情况逐渐成为普遍现象,而目前设计规范条文中相关的内容较少,甚至空白。以在既有隧道附近新建隧道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对新建隧道和既有隧道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95.
刘光明  邬龙刚  陈伟  李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297-299+306+29-30
通过分析研究桥式盾构法下穿路基工程,总结得出桥式盾构法下穿路基变形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其变形机制。根据提出的关键影响因素,依托实际工程,进行桥式盾构下穿既有高速公路和结构的设计应用,提出了多种应对既有路基和结构变形的设计。  相似文献   
296.
为解决混凝土拱桥既有墩台的再利用问题,采用基于粗糙集理论构建判定模型的方法对既有墩台再利用方案决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粗糙集理论能够简化指标体系,筛选出切合实际工程的判定指标;2)利用粗糙集理论中的属性依赖度计算,可对指标进行赋权,无需再借助其它理论方法就能计算指标权重;3)运用方案判定模型,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决策结果。将基于粗糙集理论建立的混凝土拱桥既有墩台再利用判定模型应用于贵州花鱼洞大桥既有桥台再利用的方案决策中,成功验证了方案判定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97.
邻近隧道进行基坑开挖会破坏周围土体平衡状态,引起既有隧道结构不均匀沉降,最终将对隧道安全运营产生不利影响。为控制基坑开挖所导致的既有隧道纵向变形,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提出双基坑开挖引起邻近既有隧道纵向变形影响的两阶段简化分析方法,分析软土中双基坑开挖对隧道竖向沉降的影响。对比简化理论计算与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由此可得: 该简化解析法精度较高并且计算简便。此外,针对基坑侧壁与隧道轴线距离、基坑开挖深度和基坑间距等不同工况,分析双基坑平行隧道、双基坑垂直隧道、双基坑斜交隧道3种布置情况下双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竖向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反映了隧道变形的规律。  相似文献   
298.
为评估隧道锚开挖及承载对下方既有隧道安全性的影响,采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既有隧道在隧道锚开挖及承载影响下的变形计算模型,基于Mindlin公式分别给出隧道锚开挖及承载影响下的附加荷载计算方法,提出既有隧道竖向隆起变形安全性控制标准为12 mm。以四川沿江高速宁巧隧道-隧道锚体系为例,分析既有隧道在隧道锚开挖及承载影响下的变形特征,研究表明:既有隧道变形呈“凸”形,最大变形量位于锚塞体正下方附近,且随着与锚塞体距离的增大,隧道变形逐渐减小,最终收敛;既有隧道变形量随着围岩等级的降低及隧道-隧道锚间距的减小而增大;Ⅲ、Ⅳ级围岩条件下,隧道整体处于安全状态;Ⅴ级围岩条件下,隧道变形量在隧道锚开挖过程中已超过控制值,需要采取围岩加固、结构加强等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299.
张征亮  胡盛斌 《隧道建设》2015,35(6):527-534
钢板桩以其整体刚度大、打拔桩容易和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坑工程中,但钢板桩在拔除后,土体极易留下孔隙,从而造成地面以及邻近建构筑物开裂。从钢板桩施工特点入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软土地层条件下钢板桩拔除后产生40,100,150,200 mm 4组孔隙宽度时对既有隧道位移和受力影响,以及地表变形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隙宽度越大,既有隧道位移和受力也越大,在孔隙宽度为150 mm时,拉应力增量为4.65 MPa,大于拉应力增量容许值的4.5倍;既有隧道邻近钢板桩侧的位移和受力较远离钢板桩侧要大得多;钢板桩拔除后产生的孔隙对其周边10 m范围内的土体影响显著。由此提出优化拔桩顺序、减小拔桩带泥量、周边土体加固以及加密监测等工程措施,对类似地质条件下钢板桩拔除时邻近建构筑物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0.
从基础沉降后既有桥梁不产生混凝土裂缝出发,提出复线桥的施工导致既有桥梁基础沉降容许值的概念。结合重庆市某桥梁修建复线桥的实例,介绍了确定复线桥施工导致既有桥梁基础沉降容许值的依据、方法,提出了监测既有桥梁基础沉降的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