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篇 |
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0篇 |
综合类 | 46篇 |
水路运输 | 25篇 |
铁路运输 | 48篇 |
综合运输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01.
基于时间序列与神经网络的软岩隧道变形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软岩隧道具有变形量大、变形分析困难和稳定性差等特点以及传统的变形分析方法过于单一和精度低等问题,分别运用时序分析和神经网络方法对软岩隧道变形进行了预测,以单个方法的预测结果为基础,结合IOWHA算子,根据各方法的预测精度计算出它们在组合模型中的权重,建立了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工程监测获取原始数据,运用组合预测方法得到相应的预测结果,并将其与单个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的组合预测方法能够综合时序分析和神经网络方法的优势,预测结果精度明显提高,该方法的应用对具体软岩隧道的稳定性评价及隧道工程的施工与维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基于时间序列神经网络的气象预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月平均气温是气象的主要特性参数,也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文中配合实例介绍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人工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流程,给出了该算法的实验结果并对不同情况下的结果作了比较,同时就在实现该算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了阐述.员后提出了将L—M神经网络与时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3.
在城市路网拓扑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的基础上,增加对其时序特性的考虑,提出适用于城市路网关键交叉口识别的模糊时序网络模型。首先,阐述一般时序网络的描述方法和超邻接矩阵时序网络模型的原理,分析其优势以及将其用于城市路网分析的局限性;然后,提出优化措施,一方面结合交通网络的功能特性,以动态交通参数构造单个时间步网络的层内交叉口交互强度模糊指标,另一方面借鉴并改进邻居拓扑重叠系数,对其进行模糊化处理,实现两相邻时间步网络层间交叉口关联强度的差异化表达;之后,在改进时间步层内、层间关联描述矩阵基础上,搭建模糊超邻接矩阵(Fuzzy Supra-adjacency Matrix, FSAM)时序网络模型(FSAM模型);最后,以某城市核心区域147个交叉口构成的路网数据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以时序网络模型分析交叉口重要性非常必要,以中位数表达交叉口在时段内的重要性排序更为可靠;FSAM模型对交叉口重要性的排名时间序列有阶段持续性特征,且相比于特定时间步下基于单一指标的关键交叉口识别结果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同时间颗粒度下,FSAM模型对交叉口重要性排序的一致性较好,结果较为稳定。综上,该模型可供城市路网关键交叉口识别之用。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解决传统泥石流勘察中存在效率低、盲区多、风险大等问题,采用小基线集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和无人机低空遥感两种技术手段(前者通过密集像获取植被覆盖区域高可靠性的形变信息;后者通过区域网平差等处理获取高分辨率实景三维模型),综合形变与影像纹理,对某山区铁路沿线泥石流沟谷开展勘察分析,获取流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的时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通过SBAS-InSAR技术,发现该泥石流沟谷存在多处随季节变化的活动隐患体,最大形变量为28.5 mm/a;依据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完成形变隐患体的空间形态、方量、产状及发育情况的详查,其中最大规模的滑坡体方量为(16.5~18)万m3。现场调查显示,综合遥感技术可有效克服山区地形复杂,人不易至的难题,为灾害筛查提供多维度视角,具有人员投入少、监测面积广、灾害定位快以及筛查精度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5.
106.
电机电流噪声在线测试及其故障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电机故障检测的现状,本文提出以测试电机的三箱电流噪声作为电机故障特性的检测方法。利用现场测试的三相电机电流噪声信号,建立电机系统的多元时序模型,以模型的残差序列{At}作为故障的总体检验指标,分析残痉序列车身的性质,把多元问题化为一元问题,从而能正确的检验运行中电机故障。 相似文献
107.
钱碧云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1995,12(3):44-49
首先以序列检测器为例,分析了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指出求最简状态图是其主要困难之一,并讨论了如何定义最简状态和利用分支图求出状态图的方法,其次,讨论了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可能性,指出采用分支图法可以使计算机求状态图的工作量由无穷高阶降低到二阶,最后指出,分支图法也适用于其他有输入信号的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8.
严大慈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1995,9(4):41-45
本文提出了逻辑法设计时控制电路的改进方法,介绍了根据工艺要求系统地构成状态表和程序图,写逻辑表达式,画控制线路的具体方法。与原有方法相比可节省工作量,并提高了设计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9.
基于灰色格序决策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时序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灰色关联分析与格序决策理论,提出一种基于灰色格序决策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序确定方法。该模型在构建轨道交通建设时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指标集初始样本矩阵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熵值-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引入格序决策理论确定正负理想方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度量各方案与理想方案的贴近度,以此确立线路建设的时间序列。以所提出的决策方法对成都市轨道交通初期线网的线路建设时间进行了排序,计算所得到的线路建设时序特征与实际建设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