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66篇
公路运输   316篇
综合类   306篇
水路运输   243篇
铁路运输   112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张丹 《上海汽车》2012,(7):35-37,44
从市场终端客户感知研究乘用车质量,可使质量改进有的放矢,更贴近客户需求.剖析客户认识乘用车产品经历的6个阶段,研究感知质量的详细内容和市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3.
针对内河水上交通主要要素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船标岸一体化技术的内河航路信息服务体系框架,并着重分析了其中的信息感知层和信息交互层结构等关键技术。通过对水上交通状态所涉及信息种类的讨论,提出了船标岸协同下的内河水上交通状态感知体系的信息结构,并分别分析了它们在船标岸一体化技术下的感知方法。对内河水上交通信息交互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内河水上交通信息交互系统框架基础上分析了信息传输和数据管理的实现方式,分析认为基于船标岸一体化技术,构建内河航路信息服务体系是可行的,可以极大地促进水上交通管理向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一种基于时间信息TOD的跳频通信系统,重点分析了时间信息TOD的格式设计和作用,描述了TOD的产生原理,建立了包含TOD同步系统的跳频通信模型,设定仿真条件,在Simulink工具中,得到了预期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为下一步研究对跳频通信系统的干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罗卫华 《公路工程》2012,(6):1-5,10
在采用曲面拟和AHP(层次分析法)法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类新的能用于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均匀性评价的方法———加权伪方差-均值综合评价法。该方法的优点主要在于:①它不但能反映出各层路基路面结构层模量的波动性,它还能体现出各结构层实际平均模量与指定设计模量值之间所存在的差别,这在其他评价方法中还未曾见过。②由于该方法使用了加权的方式,因此,通过调节其中权重系数,还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评价目的。特别在当设定某指定结构层(如路基)的系数为1而其它系数为0时,该评价方法便退化为评价单个结构层的评价方法。③由于评价结果值介于0、1之间,因而有利于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易懂的参考依据。随后的工程实证表明,本文所提评价方法能够对路面的实际情况做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06.
为实现正面碰撞条件下驾驶员安全气囊的匹配优化,建立了某小型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及其简化乘员约束系统模型,利用静态展开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对安全气囊的气体质量流量缩放率、点火时刻等 7 个参数对乘员加权伤害指标(WIC)的灵敏度进行分析,确定了气囊主要优化参数。设计三因素七水平的正交试验,考察优化参数对 WIC、头部伤害指数(HIC)、胸部 3 ms 合成加速度及胸部压缩量的影响等级,利用极差分析确定气囊初步及局部匹配时参数调整优先顺序。构建气囊变量与 WIC 的高阶多项式代理模型,确定了气囊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优化后 WIC 下降14.92%,乘员保护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7.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感知质量越来越被用户重视,汽车设计中更加注重感知质量提升。文章通过案例对比和分析,分别从外观、气味、触感、声音和便利舒适性等方面,梳理论述了内饰感知质量设计要点。明确了内饰感知质量设计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设计验证确认手段虚拟评审和现实评审,特别是内饰硬模验证方法。对汽车内饰感知质量设计提升给出了具体措施,丰富了此领域设计方法,对行业发展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8.
针对变压器状态评估变量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以及重要性不同的特点,在基于马氏距离的传统多元统计控制图中引入加权马氏距离,设计一种基于变量加权的多元统计过程控制的变压器评估方法。该方法结合关联规则方法给出的变压器关键指标变量体系利用多元控制图的波动检出能力,将变压器各类故障对应的多元实时监测数据转化为一个检验统计量,进而对变压器运行状态进行评估。电流回路过热故障的实例分析表明,相对于现行的变压器状态评估标准,该方法具有更快的故障检出速度;对于已知故障的样本数据的回顾检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故障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9.
针对传统的一类分类器分布适应性差、数据描述不够精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Parzen窗估计的一类加权极限自编码器.该方法首先采用Parzen窗法对数据分布的全局概率密度进行估计,进而对样本进行个性化加权操作,并训练极限学习机,从而实现对样本分布的精确描述.特别地,极限学习机以自编码器的方式实现,并通过重构误差来确定样本类属.实验结果表明:与诸多传统方法相比,其不但具有更好的数据描述能力,而且兼具时间复杂度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0.
完整街道扫描仪以"连通"为目的构建,以移动载具的形式在未来城市的路网中部署、载人运行,借助其上搭载的传感器、车联网功能扩展出对交通流、街道环境、行人进行扫描、记录、分析、影响的能力,成为一种面向未来智慧城市的人居环境感知系统。当完整街道扫描仪成规模部署后,其作用将不仅限制于交通领域,还将深入参与进共享经济、数据安全、城市发展规划,有潜力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聚焦从单车智能到人居环境智能的城市管理智能化维度需求演变,从未来交通管理、未来城市管理与数字经济产业支撑三个方向对完整街道扫描仪满足未来智慧城市的需求进行阐述。同时,也总结出了完整街道扫描仪的原型系统概念模型,以及已搭建进行的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