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51篇
综合类   159篇
水路运输   70篇
铁路运输   119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莽超 《汽车与运动》2012,(8):127-127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四驱自然也要配好轮胎,这样才能发挥出SUV的真正实力。在上个月的测试中,我们说到固铂DISCOVERER AT3"身大力不亏",单胎重量21.49kg的它可以轻松托起1.4吨的重量。实际上,这名"猛汉"并非只有粗线条。在一些细节方面,比如主沟槽深度和胎面硬度,固铂DISCOVERER AT3也有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452.
针对18Cr2Ni4WA钢齿轮,研究了3种不同喷丸工艺,分别进行了喷丸层残余应力及其分布、喷丸层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其分布、喷丸层组织结构及其分布、喷丸表面粗糙度、喷丸层显微硬度及其分布的测试与分析,获得了较优化的钢丸0.50Amm+陶瓷丸0.18Amm的喷丸工艺,为指导生产提供了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453.
454.
为解决一些汽车零件在进行单频电磁检测时,其结果不形成线性的问题,对预多频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以球头销为例,采用ZEET公司的eddyliner P预多频涡流检测仪为试验设备,选择8个频率进行硬度分选,并对试验结果与零件的金相组织及硬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采用预多频电磁检测技术进行硬度分选,其精度可达±1 HRC.  相似文献   
455.
随着铁路车轮轮缘等离子强化有效性讨论的不断深入,必须仔细研究该强化过程的一些特点和车轮强化后的使用效果。强化工作的问题之一就是要了解车轮轮缘在作强化之前的硬度值是多少。科研人员对此所作的试验表明:为了能使钢轨用钢和轮缘用钢相互间的接触疲劳寿命得到保证,其硬度值应该相似。因此,在讲轮缘强化硬度时必须明白,表面强化工艺会使得强化表面某些区域的局部硬度(显微组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56.
国内首次研制成功转向器齿条硬度全自动测试分选系统。该系统可测试转向器齿条的里工,可转换成相应的洛氏,布氏,维氏值,并按生产要求自动进行分选。介绍了该系统的测量原理,系统结构,硬主软件。  相似文献   
457.
458.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出现的轮轨匹配问题,以车-地联动,时-空统一,动、静结合为原则进行轮轨关系现场试验方案设计,根据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匹配特点,选取京沪、武广、哈大、兰新、贵广、丹大6条高速铁路开展轮轨关系现场试验。自2016年以来,钢轨静态、车轮静态、车轮多边形、道岔动静态、轮轨耦合振动等测试项目相继开展,初步获取了轮轨状态变化与车辆异常振动的影响关系,积累了大量试验数据,为改善和优化现场轮轨关系问题提供了数据支撑,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关系技术体系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459.
蒋伟 《汽车与配件》2002,(36):33-33
合肥工大金属复合陶瓷高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由安徽天徽集团公司和合肥工业大学共同出资组建。该公司在选项时,首选“薄膜陶瓷强化金属表面技术”这一项目,符合国家鼓励和支持的产业发展方向,能充分体现民族工业的价值,且成熟度高。该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发明三等奖,于1991年收录在美国“世界发明专利”数据库中,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组织的  相似文献   
460.
电镀过程中的析氢及氢脆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介绍了电镀过程中析氢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析氢的影响,重点讨论了氢脆的问题,并结合工厂多年的电镀生产实践,提出了避免和消除氢脆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指导电镀工艺规范的编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