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16篇
综合类   83篇
水路运输   40篇
铁路运输   37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根据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采用纤维单元模型与插值函数结合的方法,编制适用于计算不同截面的约束混凝土弯矩-曲率曲线的程序,经比较该程序具有良好的精度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2.
论述了曲率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探讨了曲率模态在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并举例证明了曲率模态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灵敏性.  相似文献   
83.
阐述了桥梁健康监测理念及发展方向,分析了目前所应用的健康监测技术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康监测发展的新策略。在详细介绍了曲率模态理论及其发展概况的基础之上,对T梁桥的损伤识别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并探讨了曲率模态方法在桥梁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4.
根据回旋线特性,推导出回旋线上任意点的曲率圆心,得出在测量坐标系下任意段不完整回旋线向测量坐标系的转换公式,以及复合形曲线上任意点中、边桩坐标计算的统一公式,建立了复合形曲线上中、边桩坐标计算的统一模型。  相似文献   
85.
铁路曲线运营过程不可避免会产生几何形位变化,运行速度的提升需要现代化的检测手段,相应的曲线整正算法设计是列车安全、舒适运营的重要保障。采用某线路轨检小车实测5 m间隔数据,以现场实测数据为基础,从曲率曲率变化率的角度分析不同间隔条件下的轨道几何形位特征,采用基于正交最小二乘和三次样条的平面拟合方法,利用线路的曲率特征进行线路初始参数获取,设计相应的平面曲线线形优化重构算法。编程实现算法在具体线路的应用,以拨道量改正数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5、10 m不同测点间隔的计算结果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取得了较好的计算结果。通过现场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理论简单、计算准确,与现代高速行车检测方法适应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86.
提出利用柔度矩阵曲率差法研究结构的损伤识别,利用结构损伤前后的柔度矩阵分别求得各列的平均值,然后进行差分,并以其作为损伤识别的指标;以有限元分析含损伤结构的模态参数为基础,分别建立简支梁含有一处损伤、多处损伤、连续梁各跨和支座处含有一处损伤的ANSYS有限元模型,分析该方法识别结构损伤的效果。数值分析表明该方法仅需低阶模态参数即可准确简便地识别结构单处或多处损伤的位置;通过与已有的MF、MFC、RFD等损伤指标的数值模拟分析对比,显示了该指标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7.
在汽车外形设计的早期阶段,造型设计师们关注的主要是造型主题方向和特征线形的走势,而一旦造型设计进入A面阶段后,数据细节处的处理则对整车品质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曲线与曲线之间的倒角处理是一种频繁出现的细节特征,研究其光顺的手法,使得曲线之间的倒角更加自然流畅有助于A面阶段数据的品质提升,对整车最终外观品质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8.
针对现有轮式车辆中限滑差速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限滑差速器总成结构.首先根据凸轮机构从动件数学模型及运动规律,利用共轭曲面包络原理及微分几何理论,推导出新型限滑差速器关键元件空间凸轮机构的工作廓面方程及在接触点处的诱导法曲率方程,然后以接触点处的诱导法曲率最小化,作为新型限滑差速器空间凸轮结构优化设计目标.结果表明,诱导法曲率随从动件半径和运动周期增大而减小,有利于减小曲面间的接触应力;但由于从动件参考工作区域变小,局部磨损加剧,使新型限滑差速器机构工作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89.
基于CATIA的轿车前翼子板曲面造型与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轿车前翼子板不易划分基础曲面和桥接曲面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CATIAV5的快速建模与曲面质量评价方法。首先应用Generative Shape Design模块生成单个曲面,再利用Free Style、Automotive Class A等模块对模型进行分割,最后分别应用等照度线和多截面曲率梳工具对轿车前翼子板曲面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达到了A级曲面的各项要求,为后续的加工制造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以简支梁、三维框架结构、Benchmark框架模型、海洋平台结构为分析对象,选择柔度差值曲率法、模态应变能法、改进后的模态应变能法和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方法(CMCM)等4种结构损伤定位指标,对分析对象的抗噪声干扰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态应变能法和CMCM方法对于结构损伤定位均有较好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