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01篇 |
免费 | 30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559篇 |
综合类 | 1556篇 |
水路运输 | 1561篇 |
铁路运输 | 1092篇 |
综合运输 | 1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199篇 |
2022年 | 291篇 |
2021年 | 355篇 |
2020年 | 252篇 |
2019年 | 237篇 |
2018年 | 89篇 |
2017年 | 139篇 |
2016年 | 141篇 |
2015年 | 176篇 |
2014年 | 335篇 |
2013年 | 312篇 |
2012年 | 332篇 |
2011年 | 391篇 |
2010年 | 337篇 |
2009年 | 346篇 |
2008年 | 400篇 |
2007年 | 331篇 |
2006年 | 305篇 |
2005年 | 222篇 |
2004年 | 233篇 |
2003年 | 223篇 |
2002年 | 179篇 |
2001年 | 182篇 |
2000年 | 111篇 |
1999年 | 80篇 |
1998年 | 81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69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77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62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5篇 |
1965年 | 10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激励会对机载光电设备产生振动影响,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需要安装隔振装置对设备进行隔振.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橡胶隔振支座有限元模型,在外加激励的作用下,对隔振支座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振动响应;同时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建立多种型号的隔振支座,设定橡胶材料的阻尼系数并进行模拟,得到的振动响应与外加激励进行对比,在较保守的阻尼比为0.08的情况下,其减振效果能够超过80%,在阻尼比为0.10的情况下起隔振效果能够近似90%. 相似文献
84.
基于损伤力学、岩体力学及有限元分析方法,编制损伤附加位移有限元计算程序,选取一组倾向为NW45°的随机裂隙,讨论不同倾角、密度(损伤因子)及充填情况(拉剪、压剪应力传递系数)等对节理岩体隧道损伤影响。分析表明:隧道拱顶(底板)损伤附加位移绝对值随损伤因子的增大而增加,并成非线性关系;当倾角为0°和90°时,隧道的损伤影响与拉剪应力传递系数无关;相同倾角的随机裂隙对底板和拱顶关键点的损伤影响基本是相反的;倾角越小对拱顶下沉和底板隆起的损伤影响越大。拉剪应力传递系数对隧道损伤影响比压剪应力传递系数大;拉剪应力传递系数的变化对隧道损伤影响比压剪应力传递系数变化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寒区隧道围岩在持续低温作用或冻融循环作用过程中,考虑岩体相变过程中多相体各组分变化引起的岩石热学参数差异对围岩温度场时空变化规律的影响,利用已有岩体未冻水含量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导不同孔隙率下岩体的热学参数计算公式。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建立考虑相变过程的围岩温度场计算模型,分析考虑潜热时不同孔隙率下围岩冻结缘的空间形态变化规律,及相变过程对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饱和岩体孔隙率越高,对岩体整体热学参数影响越大; 2)低温持续作用围岩时,冻结缘向围岩深处移动并不断变宽,其宽度与其深度呈线性关系; 3)饱和围岩孔隙率对冻结缘移动速度影响较大,但对其宽度基本无影响; 4)由于相变潜热,岩体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围岩温度时程曲线出现不对称阶梯状形态,且其阶梯形状宽度与围岩孔隙率呈正相关; 5)冻融循环过程中,升温及降温过程中冻结缘临近岩体温度梯度存在差异引起的传热效率不同直接导致升温、降温时程曲线的不对称性特征出现; 6)沿硐室围岩径向向外,各处围岩体的温度时程函数与加载的温度函数存在着振幅衰减和相位滞后的现象,且岩体孔隙率越高该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国内外收缩应变模型中相对湿度修正值的对比,结果表明中国建科院模型和CEB—FIP(1990)模型年相对湿度修正值高于国外收缩应变预测模型修正值,年环境相对湿度为40%~70%相差最大,年环境相对湿度大于70%时,修正值逐步与国外收缩模型靠近;国内外混凝土收缩模型环境湿度修正值与湿度相对值关系曲线图发展趋势基本一致,收缩变形速率随着环境相对湿度减小而逐步减小。基于环境相对湿度修正值与实测值比值差异性,计算效果较好的是GZ1993模型,国内混凝土构件在非标准养护条件下,建议用GZ1993模型中相对湿度修正值进行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87.
将时间维引入既定舰船通道网络,把考虑多人相互影响的动态最优路径规划问题转化为时间依赖网络中的最优路径搜索问题。首先,论文的算法为所有人员随机生成走行路径,为了预测网络中的弧(路段)的走行时间,按人员速度从慢到快的顺序依次计算并记录人员到达路径中的各路段首节点的时刻,先记录到的人员将成为后记录到的人员的动态障碍。然后,将遗传算法与网络中弧的走行时间预测方法相结合,借助遗传算法的个体多样性天然地解决了人员走行任意性问题,因而获得了全局动态最优路径算法,并仿真计算了两人以及三人的最短时间路径;经与不考虑人员间相互影响时获得的最优路径相比较,论文的算法获得了人员遇到障碍时(或跟行或绕行)的最优走行路径。最后,借助时间依赖网络中的最优路径充要条件定理,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89.
90.
利用超声法研究了粉末冶金工艺制备6066Al/SiCp复合材料的阻尼特性。实验测定了4种不同SiC体积比(5%,7%,9%,12%)试样在超声频率为1.25 MHz、2.5 MHz、5 MHz、10 MHz时的衰减系数α。结果表明:可以用吸收衰减表征该复合材料的阻尼特性;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大,材料对超声的吸收和散射增强,吸收和散射衰减系数增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SiC体积比的增大,该材料的吸收衰减系数增大,阻尼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