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17篇 |
免费 | 43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991篇 |
综合类 | 3769篇 |
水路运输 | 1758篇 |
铁路运输 | 1802篇 |
综合运输 | 7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7篇 |
2023年 | 327篇 |
2022年 | 415篇 |
2021年 | 526篇 |
2020年 | 373篇 |
2019年 | 282篇 |
2018年 | 126篇 |
2017年 | 174篇 |
2016年 | 191篇 |
2015年 | 365篇 |
2014年 | 667篇 |
2013年 | 620篇 |
2012年 | 688篇 |
2011年 | 814篇 |
2010年 | 842篇 |
2009年 | 825篇 |
2008年 | 819篇 |
2007年 | 774篇 |
2006年 | 669篇 |
2005年 | 605篇 |
2004年 | 509篇 |
2003年 | 538篇 |
2002年 | 346篇 |
2001年 | 308篇 |
2000年 | 242篇 |
1999年 | 163篇 |
1998年 | 111篇 |
1997年 | 110篇 |
1996年 | 101篇 |
1995年 | 83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46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阮龙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06,3(6):38-40
本文介绍了RPR、MPLS的基本概念及技术优势,以及目前支持这两种技术的MSTP设备现状,并分析了这两种技术在城域传送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53.
张正贵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2,(4):74-76
依据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体系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于评价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了系统分析。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铁运营安全BP神经网络模型,系统提出了地铁运营安全BP神经网络的评价理论及其案例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践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结果合理、精度较高,在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中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4.
55.
基于因子分析与AHP的高速列车乘坐舒适度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舒适度研究偏重于列车运行物理指标层面的现状,结合人机工程学、环境与行为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提出了综合满足旅客乘坐需求、生理感受与心理感受的高速列车广义舒适度的概念。在对北京至四方的铁路线运行的CRH2型动车组745位旅客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对指标进行降维,利用AHP构建乘坐舒适度评价模型,得出舒适度影响因素的权重,并提出改进建议:1.细化列车振动、噪声与照明舒适度评价指标;2.优化座椅休息、就餐、娱乐等功能设计;3.进一步调控车厢温度、湿度与空气质量。该模型的建立为我国高速列车乘坐舒适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识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控制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锡、噪声等。除电动葫芦机噪声点强度超过国家标准外,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为严重危害项目,其控制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8.
59.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减少出行者在出行过程中的时空消耗,对城市轨道交通出行者信息服务评价进行了相关分析。从出行者角度出发,将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服务分为出行前信息服务、路途信息服务、车站内信息服务和列车内信息服务。根据上述分类方法来获取评价指标,同时借助轨道交通出行者满意度调查和AHP(层次分析法)分别得到各指标的满意度值和权重值。基于满意度值和权重值将信息服务指标分为四种不同类型,优化改善次序,以此提高出行者信息服务水平来吸引更多客流,营造一个优良的轨道交通出行环境。 相似文献
60.
在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的特点,初步建立了以生态环境、噪声与振动环境、电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和社会环境等7个互为关联和补充环境因子构成的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对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