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2篇
  免费   146篇
公路运输   1958篇
综合类   1325篇
水路运输   1551篇
铁路运输   906篇
综合运输   12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51.
为研究出行者感知偏好对交通分配结果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微观路径选择模型,提出拥堵条件下受路段通行能力限制的交通分配算法。引入出行者决策过程中的后悔和无差别化阈值,考虑出行时间和排队时间的心理感知差异,构建不同理性程度下的路径选择概率模型。在集计水平上,考虑当前路段及其上下游路段通行能力限制、路段车辆空间排队和溢出,提出路段车流量流入、流出的修正方法。采用增量加载分配方法,研究路段车辆的消散特性,再现了从个体路径决策到宏观路网状态的演化过程。基于Nguyen-Dupuis仿真网络,比较不同算法下各路段的拥堵车辆和各路段车辆流入、流出情况。结果表明:出行者个人偏好感知会显著影响拥堵路段的成本函数,是出行者路径选择的关键因素,但是出行者个人偏好对非拥堵路段的车辆流入、流出影响较小;考虑个体偏好的交通分配方法能降低路网的平均饱和度。本文提出的考虑有限理性的拥堵交通分配方法可应用于拥堵路网的交通诱导,有利于促进道路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52.
953.
主动监测、主动管控是智慧高速公路各业务系统协同运行的重要保证,而故障的精准定位、远程处置已成为影响智慧高速高效运维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传统基于SNMP协议开发的远程管控工具在故障精准定位及远程修复上的不足,介绍了基于IPMI协议开发的远程管理控制器的设计理念,提出了基于IPMI协议的部件级故障精准定位、主动告警、远程修复的远程管控方案。在应用过程中,对被管设备进行了人为的破坏性故障测试。应用效果表明,远程管理控制器具有故障精准定位、故障远程修复、故障预警等功能,可提升路段应急抢修效率,缩短故障恢复时间,保障智慧高速公路高效运维。  相似文献   
954.
制定合理的交通分流方案是实施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分流路网中部分道路OD分布未知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增量分配法的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分流方案制定方法。通过广东省中江高速公路改扩建的实例验证表明,基于该方法制定的分流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路段的交通压力,合理分流路段交通量。分流路网中的高速公路平均车速在90km/h以上,其他道路平均车速为40~80km/h,饱和度处于[0.15,0.85]区间。  相似文献   
955.
随着整车智能化快速发展,增加大量车载功能,导致整车线束系统越发复杂,不仅增加整车重量,也让整车电源分配系统变得更复杂,可靠性降低。为了满足整车功能需求,并保证线束系统安全,需对保险盒进行智能化开发,提升整车线束电源分配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等级,也能节约部分导线回路,同时通过铝导线的使用来降低整车重量,实现线束系统轻量化。  相似文献   
956.
为解决双前轴载货汽车轮胎磨损、制动抱死等问题,文章利用理论力学原理,建立双转向桥载货汽车在制动状态下的轴荷计算模型,并通过整车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理论计算值和试验测量值误差在3%以内。利用此模型,结合实际,通过调整悬架参数对某8×4载货车的轴荷分配进行优化,使其无论在静止状态还是制动状态下轴荷分配更为合理,从而使其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发挥较优的效果。通过试验数据发现,优化后的车辆其最大制动减速度提高了1.3%,制动距离下降了1.1%。该模型及优化方法在工程上可推广应用,对提高多轴载货汽车制动性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7.
通信车供电系统是通信车辆在正常和极端环境下安全有效运行、成功完成各种通联任务、保证车辆生命力的关键。如何对通信车供电系统进行合理有效的可靠性设计,使通信车在稳定实现各项任务通联功能的同时,又能保证车辆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车辆供电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和技术难点。论文基于通信车供电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了供电系统及其各单元的可靠性模型,采用专家评分法对可靠性指标进行了合理分配,使供电系统各单元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更符合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实际要求。同时根据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模型,进行了故障模式影响分析,识别了供电系统的薄弱环节,并进行了相应的可靠性设计(包括工艺设计、元器件质量控制、裕度设计和耐环境设计),以减少通信车供电系统的故障发生率,消除系统的潜在故障隐患,提高了通信车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相似文献   
958.
为解决机车UIC网关中PCI-VME桥接芯片的停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PCI-VME总线桥,实现了本地PCI总线操作与系统VME总线通信的相互转换。详细阐述了PCI总线接口IP核协议解析和PCI转VME协议转换有限状态机设计方法,利用机车网络控制系统测试平台对该设备进行了互联互通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总线桥可实时可靠地进行PCI协议解析和VME数据通信,设备的成功研制为推动我国基于VME的机车车载电气部件自主化进程提供了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959.
复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给乘客提供多种出行路径选择,而轨道网络起讫点间可能存在多条可选有效路径,给城市轨道客流清分工作带来难度。为求解相同起讫站点间各路线乘客选择的概率问题,以广州市地铁自动售检票(automaticfarecollection,AFC)系统刷卡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创新性的半监督聚类算法框架。首先基于广度优先(breadth first search, BFS)的K短路径的搜索算法,识别起讫点间的有效路径集,由此确定初始聚类中心及个数;然后以路径距离和换乘次数等特征值依次标定各有效路径权重,由这些标记数据出发,采用加权半监督的方式增强聚类算法的分类能力。最后结合客流调查结果,与经典K-means算法和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进行比对。通过算例证实提出的客流分配算法性能最优,准确率高达94%,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960.
为探究出行者的感知差异对组合交通方式客流分担的影响,将出行效用无差异阈值引入出行者的决策过程中,建立了Nested Logit客流分配模型。模型将出行决策过程划分为三个层级,出行逻辑为出行者先选择出行方式,其次考虑换乘位置,最后考虑路径选择。模型确定各层级出行效用的影响因素,并假设当两种出行方案的效用差小于出行者感知的无差异阈值时,出行者无法在两种选择方案中做出确定的选择,而是基于个人偏好或随机进行选择;反之,出行者会选择效用最大的出行方案。通过连续平均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采用数值算例分析无差异阈值对出行决策过程中三个选择环节的影响,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模型结果表明:考虑出行效用无差异阈值的客流分配模型会影响组合交通方式的选择分担,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行选择过程中的随机性。此外,模型下级的无差异阈值会影响上级的选择概率,对换乘点与路径信息采取措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优化各交通方式的分担比率,从而引导出行者选择更为绿色的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