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69篇
  免费   1074篇
公路运输   21537篇
综合类   20903篇
水路运输   4177篇
铁路运输   10973篇
综合运输   3353篇
  2024年   346篇
  2023年   1115篇
  2022年   775篇
  2021年   1077篇
  2020年   710篇
  2019年   821篇
  2018年   343篇
  2017年   1084篇
  2016年   1020篇
  2015年   1984篇
  2014年   3913篇
  2013年   3460篇
  2012年   2935篇
  2011年   3501篇
  2010年   3441篇
  2009年   3915篇
  2008年   3572篇
  2007年   2989篇
  2006年   2936篇
  2005年   2981篇
  2004年   2951篇
  2003年   3102篇
  2002年   2912篇
  2001年   2385篇
  2000年   1860篇
  1999年   1166篇
  1998年   844篇
  1997年   418篇
  1996年   346篇
  1995年   382篇
  1994年   268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266篇
  1991年   301篇
  1990年   319篇
  1989年   28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紧邻既有线城际铁路建设,既需考虑既有线安全运行,又需保证新线按时保质施工。针对既有线路基边坡在新线建设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模拟现场可能出现的不利工况,采用固结有效应力法等3种方法,计算施工开挖影响下既有线路基稳定性,采用数值分析法对其进行对比验证,并提出对地基处理方式与施工方法的修改建议,对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12.
<正>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或动力压实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该方法是反复将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以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力,降低压缩性,改善地基性能,并具有加  相似文献   
913.
传统检测技术在桥梁结构检测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但由于需要进行传输线缆的布设,往往造成工作量大、干扰因素多等诸多不便。基于无线技术的桥梁智能监测技术,在无线收发模块以及移动技术成熟之后,丰富了桥梁测试技术。无线传感测试以及无线传输等技术给桥梁检测带来了诸多方便。本文在分析基于无线传感器的智能监测技术发展历史以及无线采集系统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智能无线技术在桥梁检测/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14.
结合新建沪宁城际铁路Ⅲ标段建设管理实践经验,分析了新线施工与既有线运输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键因素,分别对施工组织与运输组织进行了优化,并考虑施工组织与运输组织的总体情况,在综合协调"点、线、流"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加强建设施工部门与运输部门的相互配合,科学制定施工组织方案,落实施工计划与安全协议,开展综合施工与全过程协调控制等方面来实施新线施工组织与既有线运输组织的协调管理等措施,以满足提速建设标准,保证工期、质量,确保既有营业线的正常运行,最终实现施工运输整体效益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915.
介绍了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分析了施工企业实现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阐述了施工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实践及成果。  相似文献   
916.
甬台温铁路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地区.全长282.377km,是一条以客运为主、客货兼顾的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轨道采用跨区间无缝线路有砟轨道形式.设计时速为200公里.预留时速250公里提速条件。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公司承担了甬台温铁路铺轨Ⅰ标宁波东至雁荡山段(DKO+000DK196+800)轨道工程施工任务.主要工程数量包括:正线铺轨385.02公里.站线铺轨40.2公里.铺道岔162组(时速250公里道岔80组).上一级道砟95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917.
本文针对地铁盾构施工穿越风化球体存在的风险,详细阐述了采用挖孔破碎法、冲击破碎法、直接切削法和带压开舱法处理区间球状风化体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18.
新建赣韶铁路黄竹头隧道为客货共线单线隧道.起讫里程为DK7+486~DK10+845.全长3359米,其中Ⅲ级围岩1235米,Ⅳ级围岩1210米.Ⅴ级围岩854米,明洞60m。洞身坡度为-5‰的单面坡。  相似文献   
919.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标准也不断提高。利用列车运行间隔进行铁路上跨桥防撞墙施工的方法已被严格禁止,利用线路封锁进行施工,铁路行车设备安全也不能完全得到保障。移动作业架封闭式施工技术解决了上跨铁路桥梁防撞墙施工难题,经苏州北环东延二期工程及其他相关工程的有效实践,该施工技术在保证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920.
王士民  何川  高云龙 《铁道学报》2012,34(7):108-114
以武汉地铁越长江盾构隧道江中段联络通道及集水井为依托,提出一种适合砂性地层高水压条件下地下结构施工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的计算处理方法。即耦合使用地层-结构法和荷载-结构法,对土体和水体进行分别处理。其中,地层依据地层-结构法按实际地层建模,容重采用干容重;水体则作为荷载直接施加在结构表面,水体所产生荷载根据施工过程施加;结构未修建之前按水压施加在底部透水性较差基岩上进行地层初始应力场计算。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武汉地铁越长江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及集水井施工力学行为数值模拟中,得出影响钢管片、联络通道衬砌和集水井衬砌变形及应力分布的关键因素;验证提出的适合砂性地层高水压计算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