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48篇
综合类   468篇
水路运输   109篇
铁路运输   202篇
综合运输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分析了钢波纹板桥涵结构受力特点和工作机理,介绍了基于环压理论的钢波纹板结构设计理论及方法,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设计,对高填土钢波纹板桥涵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2.
邹星  李海涛  宗智 《船舶工程》2012,34(4):14-17
利用有限体积法( FVM)研究了圆柱形物体垂直出水的问题.物体以恒定速度垂直出水时,初始自由液面会受到物体的抬升作用而发生变形.自由液面的峰值变化与物体的初始深度有关,但当初始深度Y>5R时其对液面变形的影响不变.研究还发现液面变形的峰值与物体的长度无关,与物体的头、尾部形状及宽度关系较大.头部平整的物体出水时的液面峰值很大,而头部尖锐的物体出水时液面峰值较小,在双30°锥角形下,液面可以看到明显的波纹.  相似文献   
963.
深水水下结构物的绝热保温技术是深水油田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我国目前对其研究不足,文中介绍了深水水下结构物保温的必要性、保温材料的研究与发展现状、保温材料涂覆安装方式等内容,为我国深水水下结构物的保温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4.
陈红霞 《珠江水运》2012,(16):32-33
全力支持重大工程建设积极拓展测绘业务范畴不论是港珠澳大桥桥区与水下结构物扫海测量,还是广州地铁建设途经水域的水下地形测量,广东海事局海测大队自其成立之日起,就一直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2年5月,停泊在港珠澳大桥临时专用码头的"海测1503"船正在备车准备出发,广东海事局海测大队(以下简称海测大队)测量一分队分队长温志坚正在船舱里,忙着给分队的队员们部署即将出海测量的具体分工。从海南到湛江再到珠江口,连续几个月的海  相似文献   
965.
本文对一各储油无底结构物的稳性进行理论与试验研究。首先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大型波浪水池完成了模型试验,同时借助波义耳定律等对其稳性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966.
国内高速公路加宽中,新旧路基、桥涵间是否会产生裂缝,如何防止产生裂缝,采取什么措施,有必要和同行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67.
一条条公路,一座座桥梁,一道道隧洞,看似冰冷的混凝土结构物,实则是人类克服艰险、发展进步的文明标志。一定要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建优质工程,建精品工程。这是我们这代人对人民、对历史、对后人,做出的庄严承诺和郑重交代。  相似文献   
968.
调查目前已建成的各类等级公路小桥涵工程的服务现状,根据其病害类型,分析病害问题所产生的机理,从而引起对小桥涵设计、施工过程有关问题的重视,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69.
输水、输气管道穿越既有铁路时,必须设防护涵管。文章结合多座顶进涵管工程实践,介绍顶涵前需考虑确定的几个技术问题及顶进工艺流程、关键工序施工方法、工程测量、纠偏方法等。  相似文献   
970.
在高路堤、大型桥梁,大量的涵洞、通道处软土都给它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如路基的滑坍、崩塌、沉陷等路面起伏不平,桥涵通道等人工构造物处的跳车颠簸,而使这些地区的公路建设者感到非常棘手,要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进行勘察、测试、设计、科研和施工,目的是为了处理好路基,使来往车辆及司乘人员安全,快速,舒适地行驶在公路上。若不加处理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导致公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软土对公路的危害,引起我国公路方面的重视,设计、施工等单位全力以赴,协同作战,经过多年努力,已摸索了不少对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