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6篇
  免费   565篇
公路运输   3129篇
综合类   2072篇
水路运输   968篇
铁路运输   1599篇
综合运输   343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521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358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介绍水泥粉喷桩加固软土路基的原理、施工方法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通过荷载试验和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分析 ,证明水泥粉喷桩加固路桥过渡段软基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92.
993.
依托云南省富宁港一期工程,建立架空斜坡式码头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水岩相互作用,考虑岸坡岩土体在库水位循环作用下的劣化损伤,定性分析得到架空斜坡式码头桩基及轨道梁的弯矩、剪力及轴力变化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库水位循环作用下架空斜坡式码头整体性能及力学退化特性提供基础,为实际工程中库区码头运营后的监测及防护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94.
为克服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的缺陷和传统BP神经网络存在的不足,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改进了BP神经网络的收敛性,建立了路基沉降预测模型。结合津秦客运专线路基沉降实测数据,将该优化模型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精度最高,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5.
通过漠北公路沿线各试验段不同冻土条件和工程措施下各层土体沉降变形状况,分析东北高纬度岛状多年冻土区路基沉降变形主要发生土层部位及其破坏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路基施工完成后早期路基变形较大,主要由工后不均匀沉降变形引起,变形主要由原天然地面下季节活动层的沉降压缩变形等引起,由于运营时间较短,由多年冻土融化引起的沉降变形很小。路基沉降变形主要发生在暖季,在冷季(11月~次年6月)路基基本保持稳定,变形很小。路基整体变形状况与冻土含冰量、冻土地温有一定的关系。高温多年冻土区比低温多年冻土区变形大。  相似文献   
996.
该文针对高等级公路路基拓宽工程常见的病害,将拓宽路基进行模型简化,通过对实际项目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加强新老路基结合面的处治,路基加筋,拓宽部分路基地基处理,拓宽路基填料及压实度控制等具体处治措施来减小新老路基交界面产生的沉降差。其成果对今后路基拓宽工程实际项目中处治措施的选择、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客运专线因其实行客货分运而具有快速、安全的特点,越来越成为国内旅客运输的重要方式。为保证客运专线开通后按照设计速度运营后列车的安全性、平稳性和旅客的舒适性,对线路基础的工后沉降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控制标准。因此有必要系统性地对客运专线路基的工后沉降进行理论上的研究。该文从客运专线铁路工程建设的应用实际出发,应用数值仿真模拟的方法,对黄土地区客运专线路基工后沉降进行研究探讨。为今后客运专线或高速铁路的设计提供有用的参数或经验。  相似文献   
998.
桩基是桥梁受力的重要结构,如何确保在复杂岩溶地区桩基成孔、成桩的质量,对桥梁结构至关重要。该文结合武汉市二环线重点工程珞狮南路改造及配套工程高架桥桩基施工实例,介绍了在复杂岩溶地区的桩基施工技术;并针对不同岩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措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通过实践证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在对四川盆地软基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选取达渝高速公路K26+283标段为典型工点,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该工点进行沉降模拟,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证明了采用FLAC3D模拟四川盆地公路软基沉降过程的可靠性。四川盆地公路建设应用最广泛且行之有效的软基处治措施是塑料排水板和碎石桩,为了比较这两种处治方法的处治效果,该文以达渝高速公路K26+283标段物理力学指标为基础,建立了路堤高度分别为15、20m的模型,模拟地基沉降过程,得出了这两种处治方法对这两种路堤高度的适应情况及工期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00.
风积沙隧道施工步距荷载释放与沉降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在水平旋喷桩加固体的作用下,隧道施工步距对抑制围岩变形、控制地表沉降的影响,对风积沙隧道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通过计算分析隧道开挖的荷载释放来确定各施工步骤对围岩变形控制的影响,据此进行了不同上中台阶间距和二衬施做长度的比较分析,为工程实践提供有效依据,优化施工步距.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超前支护和上台阶的开挖对控制沉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上台阶超前5m、二衬紧跟初支每环模筑长度为5m的施工方案,能相对较好地控制围岩变形及塑性区的发展,增强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