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9篇
  免费   126篇
公路运输   1330篇
综合类   1000篇
水路运输   542篇
铁路运输   1049篇
综合运输   19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楼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住宅楼工程的质量是个系统工程,其中成品防护是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一道工序。目前,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成品防护的重要性,但缺乏一整套成品防护办法和理念,急需从措施、制度和人员安排等多个方面齐抓共管,把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62.
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建立有限元模型,把一个连续体变成离散体,通过有限个元素来模拟这连续体的受力、变形等情况。预测该区域的应力,更好地确定危险区域的应力分布和应力状态,预测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结构的强度刚度计算,并使之与网架、桩板墙工程变形协调。  相似文献   
963.
大断面箱涵顶进技术在下穿铁路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铁路既有线箱涵顶进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对线路防护及加固设置、顶力设计及计算、顶进设备的选择、箱涵方向及高程的控制以及安全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既有线箱涵顶进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4.
地铁地面站或高架站变电所是防雷关键场所。通过对一次雷击导致牵引变电所停电故障的原因分析与处理过程,提出了对牵引供电设备防雷整改的几点防范措施,实施后有效地保障了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65.
结合紧邻既有侯西铁路新黄河特大桥基坑开挖工程施工实践,介绍了采用控制爆破技术以降低爆破振动速度和控制爆破飞石为目标的复杂环境桥梁基坑开挖技术,总结了物理隔离防护、地面防护及孔口防护等立体多层次复合防护技术,施工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66.
结合工程设计、咨询实际,介绍铁路电气化对信号设备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电气化铁路的信号设计、施工以及专业配合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67.
简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杂散电流防护的基本原理,并分析过江隧道区段的特点,同时对过江隧道区段杂散电流防护的不同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可行的过江隧道区段杂散电流防护方案及优化建议,并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过江隧道区段杂散电流防护方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总结。  相似文献   
968.
正2014年1月22日,西安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XTD型道口防护预警装置"、"列尾检测台网络化管理与在线支持系统"两项科研成果顺和通过鉴定。"XTD型道口防护预警装置"由西安铁路局机务处、工务处、电务处和科研所共同研制,装置王要由XTn-J型道口主杆、道口副杆、XID-M型区间等设备组成,通过无线通信列调信道建立通信。当列车经过道口防护安装区间,车轮触发传感器,区间设备启用无线列调频率向临近机车电台发出预警,并通过无线列调信道发送数据指令启动道口设备,在道  相似文献   
969.
从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中采用的各种不同的车列初始定位方法出发,对调车车列位置的跟踪算法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所能提供的车列位置信息的分析,在保证故障-安全的前提下完善车列位置跟踪算法,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970.
林昶隆 《中国铁路》2011,(11):67-71
从建筑设计、通风及消防、灭火设施、综合监控及集成技术方面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护设计现状。通过对建筑物内安全设计、监控系统分析,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护工程应采用爆炸物及各种危险品检测系统、生物识别及图像分析、智能视频分析系统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